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四川旺苍县:土不乱跑 水不乱流 田地增收

2014-10-10

  □张鹤 陈绍海

  2013年,旺苍县被列为2013—2017年279个革命老区国家水土保持工程重点县,获3831.18万元的项目补助资金。该县从2013年11月起,分5年在高阳、双汇、东河、嘉川、普济、木门6个乡镇27个水土流失面积大、坡耕地比例大、人均基本农田少的村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万公顷,其中高阳镇虎垭村是该县首期实施的项目区。

  质量第一

  做到“土不乱跑,水不乱流”

  “水泥比例要弄好,不要图一时快。如果质量不合格,我可不认账,必须返工重做……”8月27日上午,在虎垭村排水渠修建现场,工程负责人杨燕对施工人员说。65岁的农民工唐洪体说:“我们是普济镇远景村4社的,光我们社就来了7人修这段渠堰,到现在已做了两个多月。趁现在还没‘双抢’,得抓紧把这1000多米渠堰修完。老板刚才打招呼是担心我们想早点回去而忽视了工程质量。”

  “革命老区国家水土保持工程是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必须质量第一,做到‘土不乱跑,水不乱流’。”旺苍县水务局工程师何朝文说,“今年4月的一天,我发现有民工在砌石墙时,有两块没砌好,硬是叫他们返工重砌,我才放心。”

  据介绍,修建水保工程,不仅是坡地改梯地,还包括封禁治理和植树造林涵养水分等。虎垭村联社社长邓秦国说:“为加强项目区的植树造林,今年5月,村里在家的50多个村民都出了工,植树600多亩,因为注重质量,现在成活率是100%。”

  据了解,目前,高阳镇项目区已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70公顷,其中坡改梯(石坎、土坎)45.39公顷,栽植经果林91.11公顷,栽植水保林319.42公顷,封禁治理896.83公顷,保土耕作117.30公顷。同时新建蓄水池27口、沉沙凼52个、排灌沟渠3.79公里、作业便道3.05公里。

  增收富民

  27个村将新增收入超1.5亿元

  邓秦国说,虎垭村300人的耕地坡度大部分都在25度以上,原来一遇涨水就水土流失,天旱就严重缺水,“国家投入实施水保工程,实现了村民多年来的梦想。”

  “项目开工以来,大家都积极支持,协助施工。”村民尹美兰说,“有的村民主动腾开自家地里的障碍物给施工机械让路,有的村民还义务煮饭给民工们吃。”

  望着改好的梯地、修好的蓄水池及排水堰,邓秦国高兴地说:“以前风调雨顺时,一亩地也才480元左右的收入。水保工程实施后,粮食收成估计至少增加4倍以上。我们已计划在项目区种植茶叶和核桃等特色经济作物,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高阳项目区总投资718万元,其中农民投工投劳折资就达58万元。”该县水务局负责人介绍,“据测算,项目建成正常发挥效益后,林草覆盖率将提高到84.43%,土壤侵蚀总量将由原来的9.09万吨降至2.04万吨。每年可增加‘涵养拦’蓄水量69.56万立方米,其中新增水源蓄储能力0.23万立方米。同时将新增耕地80余亩、新增粮食产量4800公斤以上。”

  据了解,该县6个乡镇27个村实施该项目后,预计实现年蓄水保水总量新增1983.6万立方米,新增保土23.45万吨、粮食产量0.06万吨,新增经济收入达到1.5亿元。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4年10月10日

张鹤 陈绍海
责任编辑:李爽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