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书写千秋古堰盛世新篇
——写在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正式挂牌暨灌区榜样建设行动正式启动之际
 
分享到:
2021-11-28
 

俯瞰都江堰鱼嘴

东风渠

人民渠

  □蒋文 温婷婷 李立平

  11月26日,四川水利改革发展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简称都发中心)正式挂牌,灌区榜样建设行动正式启动,标志着都江堰灌区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四川省水利厅党组立足新发展阶段,用新发展理念统筹谋划都江堰未来发展,力争将都江堰灌区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灌区榜样,书写新时期四川省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破冰之举

  灌区一体化改革再起步

  始建于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至今已逾2270余年,以历史悠久、灌溉规模宏大、效益显著而闻名中外。习近平总书记将都江堰誉为造福当时、泽被后世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

  栉风沐雨,一越千年。经历2200多年的岁月洗礼,如今的都江堰灌区已发展成为覆盖成都、德阳、绵阳、资阳、遂宁、眉山、内江等7市40县(市、区),灌溉面积超1130万亩的特大型灌区。

  今年4月,这个灌溉面积突破了成都平原并涵盖其邻近广大丘陵地区的特大灌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按照中央和省委编委改革工作要求,四川省水利厅整合都江堰灌区的省都江堰东风渠管理处、外江管理处、黑龙滩灌区管理处等8个事业单位及相关职能到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以下简称省都管局),并更名为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全面推进都江堰灌区一体化管理。

  “更名只是灌区管理体制改革的第一步。”都发中心主任朱泽华介绍。

  省都管局设立于1978年12月,隶属于当时的四川省水利水电局。都管局下设东风渠管理处、人民渠管理处等6个灌区管理处。当时,整个都江堰灌区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处核算”管理,即由省级水利部门统一领导,省都管局和灌区各管理处分级管理,各灌区管理处自行核算。

  在此次更名前,省都管局和灌区内的各水管单位(灌区管理处)都是省水利厅的直属事业单位,原本设定的“上下级关系”变成了“兄弟单位”。具体来说,就像省都管局与灌区水管单位的联系,只是负责制定每年的都江堰来水分配方案,水交到各水管单位后,主要的工作联系就基本到此为止。

  分级管理的问题在于名义上灌区水管单位是管理局的下设单位,但实际人、财、物全分开。这样的管理制度让都江堰灌区在后续几十年的发展中,一直是以一种各自独立运行又松散联结的形式运行。

  从汉朝设置都水掾后,国家开始直接参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管理,经过一两千年发展,都江堰及其灌区管理体制也在发生变化。朱泽华说,当年省都管局成立时,本应是都江堰灌区一体化改革的起点。但是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一体化管理的目标没有彻底实现,如今省都管局更名为都发中心,改革棒交到了都发中心手中,这是都江堰灌区一体化改革的再起步。

  “不仅是更名,更是灌区管理体制的改革。”今年5月,四川省水利厅党组提出新时期四川水利高质量发展“3226”工作思路,要求三年内“把都江堰灌区打造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灌区榜样”。一个月后,都江堰灌区举行一体化改革推进会,奠定了改革基调——明确改革任务、时间节点、任务分工,深入研究制定绩效工资、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重点工作机制,确保改革有序推进。

  新中国成立之后,都江堰迎来了飞跃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上游的紫坪铺水库及成都市应急水源工程的先后建成,都江堰水利工程已经发展成为引、蓄、提相结合的特大型水利工程系统,灌溉面积由286万亩扩大到目前的1130万余亩,供水区范围涵盖成都市在内的7市40县市区,供水功能发展到生活、生产及生态供水的全方位服务。

  “民生为上,治水为要”。四川省水利厅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紧紧围绕新时期四川水利高质量发展“3226”工作思路,成立省都发中心是大势所趋,更是一次破冰之举。

  “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省委‘一干多支’战略深入实施,对灌区工程保障和供水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朱泽华表示,都发中心的成立对于灌区一体化改革破解管理体制的难题和壁垒,进一步强化对国家和四川重大战略的支撑保障作用意义重大。

  创新之举

  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灌区榜样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

  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灌区榜样,是新时期都江堰传承千古文明、续写古堰华章的历史命题,也是都江堰高质量发展支撑区域发展新格局的现实命题。

  今年5月13日,四川省水利厅党组提出了新时期四川水利高质量发展“3226”工作思路,明确了“三大供水目标、两大体系、两条底线、六项重点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作为引领新时期四川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纲领。其中,都江堰未来发展被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三年内“把都江堰灌区打造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灌区榜样”的目标要求。

  这是四川省水利厅党组着眼于都江堰在四川水利乃至中国水利中的独特定位,立足于都江堰在四川省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部署新时期都江堰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尤其是在都江堰一体化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开启都江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今天,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灌区榜样意义非凡。

  “灌区榜样现已具备建设的必要性、现实性、可能性,要理清思路,深入思考,仔细谋划,明确灌区榜样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内在与外在相结合,外树精气神,内重工程建设管理,突出灌区供水核心,确保都江堰的根与魂。”四川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郭亨孝对灌区榜样建设提出了高标准要求。

  回顾历史,都江堰水利工程在中华民族水利史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章。20多个世纪以来,都江堰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治水思想,秉承“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理念,造就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持续发展、历久弥新,至今润泽和造福着四川人民。

  目前,都江堰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超过1130万亩,覆盖7市40县市区的大型水网,是四川省“一主四片”水生产力布局,盆地腹部区“主水网”的骨干工程,以占全省不到二十分之一的土地面积,集中了全省三分之一的人口,提供了四分之一的粮食产量,贡献了四川近一半的地区生产总值,为四川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粮食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极其重要、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

  但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都江堰灌区目前也面临水资源短缺、发展新动能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灌区高质量发展。倘若,再延续传统治理惯性,重复原有的简单再生产模式已越来越难以满足时代需求。

  “灌区榜样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朱泽华说,经过持续的建设与发展,都江堰在工程设施、文化内涵、服务灌区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

  下一步都江堰灌区榜样建设,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用半年的时间精心准备、用两年的时间强力推进、再用半年的时间总结提升,确保三年内全面完成助推四川水利世纪工程、建设古堰特色总部基地、完善灌区骨干水网体系、构建高效体制机制样版、创建高标准规范化榜样、争当水权水价改革先锋、树立智慧水利管理标杆、打造水旅融合国际名片、壮大产业发展综合实力、锻造行业一流水利铁军等十大重点行动。

  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灌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推进大发展、推动大突破”,重新找准都江堰在新时期的角色定位,实现都江堰这一千古工程惠泽百姓、润泽千秋、永续利用。

  新起点新征程,新时代新气象。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点上,都发中心将以创建灌区榜样为契机,拉开都江堰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帷幕;以创建灌区榜样为起点,书写千秋古堰的盛世新篇;以创建灌区榜样为引领,赓续水利文明的时代传奇,为推动新时期四川省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交出一份值得历史铭记、未来期许的满意答卷!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1年11月28日

蒋文 温婷婷 李立平
责任编辑:陈帅
相关新闻
 
河长“蓉”耀 一键直达
四川:西水隧洞 顺利贯通
四川水土保持实现“一增双降”
四川省玉溪河灌区运管中心正式揭牌
四川荣县:创新巡河问题整改方式 推动河湖治理常态化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