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对2012年水利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西藏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今年有哪些工作重点?记者日前采访了西藏自治区水利厅厅长白玛旺堆。
白玛旺堆说,今年西藏水利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以推动水利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提高水资源利用和保障能力为目标,谋发展与打基础兼顾,搞建设与抓管理共进,促发展与惠民生结合,突出解决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经济发展亟需的水利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精神,着力实现“一、二、三、四”。
“一”即实现“一个突破”——实现水利项目建设的新突破。国务院《“十二五”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项目规划方案》中涉及水利的16个项目今年将确保全部“落地”。目前尚未开工的拉洛水利枢纽及灌区配套工程、澎波灌区、中型水源工程、尼洋河综合开发、城市饮用水源地工程都将在今年内完成全部审批手续。凡列入年度投资计划的项目,将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争取做到资金早下达,工程早开工。
“二”即推进“两项建设”:一是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深入开展水文站网和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优化水文站网布局,提高雨情汛情旱情预报水平和应急机动监测能力,全面启动中小河流治理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加快推进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加快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步伐,加快农村水利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水资源管理监控系统建设,建立电子政务管理互联互通水利信息化管理系统。二是将全面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以流域机构已核定的各项控制指标体系为基础,尽快制定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逐级建立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前期准入条件。抓紧制定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办法,积极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试点工作,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即深化“三项改革”:一是推进农村水电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建管运一体,人财物统管,责权利统一”的农村水电管理体制。对各县农电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县农电公司对辖区县、乡、村水电站实行统一管理。具备市场经营条件的农村水电站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自我生存与发展。边远艰苦地区长期亏损的农村水电站,通过政府扶持,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保证其正常运行。二是积极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抓住财政部、水利部联合出台政策的机遇,积极申请中央补助经费,推动落实以水利工程管理主体和运行管理人员经费为主要内容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管理机构,配齐管理人员,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各类小型水利设施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根据规模、受益范围和特点,大力发展用水户协会等群众管理组织。三是将加大水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力度。经济发展腹心地区、水利建设大县要力争成立县水管站,重要乡镇逐步设立水管员,建立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强化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建设、水利科技推广等公益性职能。
“四”即实施“四项惠民工程”:白玛旺堆说,自治区水利厅紧紧把握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提出的“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因地制宜开展民生水利建设专项行动,争取每年整合资金不少于20亿元,实施“四项惠民工程”,建设一批群众期盼、社会关注、生产急需、生活必需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一是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保障农牧民群众喝上干净卫生水。力争2012年解决村委会所在地群众的饮水困难。二是全面启动无电地区农村水电建设工程,保障农牧区群众基本生产生活用电。通过新建一批电源点,延伸电站线路,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县级局域网工程,2012年解决80%的有水无电地区群众用电问题,争取到2015年前全面解决有水无电地区群众用电问题。三是保持兴水惠民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积极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四是深入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确保防洪任务繁重的乡镇、村防洪能力显著提升。
今年西藏水利投资强度大,建设任务重,自治区水利厅还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进一步强化区、地两级质量监督机构,大型骨干工程逐步建立质量监督项目站,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安全,保证投资见效益,群众得实惠。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2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