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黄 河
 
 
 
“三站”再出发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三站”加快发展记
 
分享到:
2017-06-15

  □记者 蒲飞 通讯员 蔡梦菲 安乐平 罗鹏 张竿 王凯 王爽

  熟悉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人对“三站”都不陌生。隶属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的“三站”是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的简称。

  简称的背后是“三站”并不简单的发展历程。1942年成立的天水站、1951年成立的西峰站、1952年成立的绥德站,为我国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00年,经上级批准,在原有机构基础上成立了3个水土保持治理监督局,但人们还是习惯称之为“三站”。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长期从事水土保持基础研究的“三站”逐渐暴露出一些不足,观念落后、思想不解放,创新能力不足,科研条件共享机制不完备等,阻滞了发展的步伐。特别是2014年事业单位改革以来,由于对事业单位改革的误读和受思想观念的束缚,“三站”陷入人员经费不足、工资发放面临极大困难的境地。事业发展与职工待遇不能协调发展,职工人心惶惶,单位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同时经济的窘况导致人才队伍不稳,人才进不来,留不住,形成了更加不利的局面,曾经辉煌的“三站”水保事业陷入了困境。

  2015年12月,黄委主任岳中明履新伊始,就到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考察调研,了解“三站”发展现状。2016年1至4月,岳中明又多次到“三站”进行工作调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岳中明与黄委相关单位和部门负责人专程向水利部汇报黄委水土保持和“三站”工作。“三站”发展引起了水利部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水保司协同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植物中心和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出对口帮扶“三站”的具体方案。2016年6月,黄委召开基层困难单位帮扶工作推进会,“三站”作为26个被帮扶单位,列入黄委对口帮扶大名单。

  天水、绥德、西峰“三站”水保人意识到,他们即将迎来重铸辉煌、再次出发的难得机遇。

  天水局的“不自弃”

  2016年,天水局共签订水土保持方案编制、防洪评价、水土保持监测等技术服务合同17份,纯收入300万元,职工政策性工资和津补贴发放到位。

  2016年,天水局采用无人机与实地测量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了130座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现场核实工作,一大批技术人员得到锻炼,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这些成绩的取得,都要从2016年的对口帮扶工作说起。

  作为“全国水保第一站”的天水局,开创了我国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研究的先河,为我国水土保持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单位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曾经辉煌的天水水保陷入了困境。

  2016年,天水局所面临的困难受到了黄委领导的高度重视。6月,黄委召开基层困难单位帮扶工作推进会议,明确黄委水保局、移民局对口帮扶天水局。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两局与黄河上中游管理局一起,共商帮扶重点及办法,制定了“立即解除病痛,逐步全面提升发展实力”的帮扶思路和《天水治理监督局帮扶工作计划和2016年工作方案》。

  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天水局积极响应,从思想上、行动上开展了全方位的工作,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全力以赴抓经济。

  黄委水保局与相关部门协调,解决了天水局法人证、机构代码证与水保方案编制、生产建设项目监测证等资质证书单位名称不一致的问题;抽调多名年轻技术人员到水保局工作交流。积极组织与移民局、黄科院相关机构就帮扶工作进行沟通交流,并为天水局创造与生产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和相关企业交流的机会,建立了技术服务资质共享机制,开展多方面联合推进天水局技术服务等项目争取。

  天水局作为被帮扶单位,紧紧抓住对口帮扶契机,转变过去等、靠、要思想,提出“要想不被抛弃,首先不能自弃”。

  为确保帮扶工作实效,尽快借力走出困境,天水局调集全局力量提升发展能力。全员关注经济工作、服务经济工作、参与经济工作成为新常态。在原来经济创收以规划设计院、水保监理分公司为主的基础上,赋予了水土保持科研中心承担帮扶项目和技术服务工作的职能。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组建了新一届经济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充实经济工作队伍,将7名工作热情高、富有活力和责任心的年轻技术干部调整到技术服务工作岗位,并形成由经济办统一协调管理,部门各自闯关的经济工作格局

  发展中,天水局在规范管理,建章立制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试验场土地资源,形成了对房屋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共识。目前,正在开展梁家坪、烟铺和龙王沟试验场土地、房屋出租、利用商洽。积极联系有关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协助他们在天水局试验场开展试验研究,先后与黄科院、国家土壤侵蚀重点实验室、国际泥沙培训中心、南阳理工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建立起合作关系,在罗玉沟等试验基地开展野外观测和试验研究,10多名同志参加了课题、项目的研究工作。同时,天水局利用试验场闲置土地,以单位集体种植和职工个人种植相结合的方式,种植农作物和蔬菜,丰富职工“菜篮子”,全年向职工分发各类蔬菜约1.3万千克。

  在上级不遗余力的帮扶和自身的积极努力下,天水局已经逐渐走出困境,踏上了良性发展之路。彻底摆脱困境,重铸曾经的辉煌之路虽然漫长,但天水局干部职工对此充满信心,只要奋力向前不自弃,天水局将明日可期!

  西峰局的“小目标”

  初夏的黄土高原草长莺飞、阳光明媚。西峰局南小河沟水土保持试验场迎来了庆阳市委党校2017年培训班200余名参训学员,这是南小河沟从2015年9月被列为“庆阳市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现场教学点”以来,连续3年承办这项活动。

  在这3年时间里,尤其是黄委对口帮扶以来,南小河沟作为西峰局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已悄然发生了变化。

  “要想发展就要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提高项目对经济创收的贡献率,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提高单位效益和职工收益。”如何实现西峰局的再次发展,成了西峰局领导班子在工作中强调最多的话。

  为了实现发展中追赶超越的目标,西峰局上下统一思想,确定并努力完成着一个个“小目标”。

  2017年,西峰局确定的第一个工作目标就是全力抓好经济工作,确保职工工资待遇足额到位。在理顺内部机制,规范管理的同时,西峰局瞄准了对现有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面对局属试验场土地资源多、利用率低的现状,全局上下转变工作思路,把局属试验场的现有资源调动起来。

  南小河沟试验场一方面加强与大专院校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开发房屋、场地资源,创造经济效益;一方面对南小河沟水土保持示范园进行改造提升,目前正在开展部分项目的初步设计和示范园建设规划方案的技术咨询工作。未来南小河沟将会建成一处集科学研究、技术示范、科普教育、生态体验为一体的,高标准、高水平的综合水土保持示范园区。董志试验场对老果园进行逐步改造,建成一处苗木繁育基地,这既满足了南小河沟水土保持示范园改造提升项目苗木栽植的需要,又为下一步西峰局发展苗木产业繁育基地,探索建立适合自身实际的苗木繁育销售管理运行机制,促进自身苗木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东湖试验场则通过土地资源有效开发利用发挥经济效益。李家寺试验场将用于水土保持科学试验,2017年作为水利部水利科技示范项目“黄土高原菌草生态工程技术的示范应用课题”的试验用地,已栽植巨菌草、高丹草等60亩。冯堡试验场将根据土地置换工作进展,通过上级的帮扶建设新品种苗木示范基地。

  在算好经济账的基础上,西峰局认真抓好水政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监督、水土流失规律试验观测、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防汛、水利信息化等行政事业类项目,进一步巩固主业优势、保障事业持续稳定发展。

  与此同时,西峰局积极把握黄委对口帮扶机遇,加强与黄科院、黄委水保局的工作联系和协调对接,认真梳理单位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了单位脱困的思路和措施。目前,西峰局已经组织人员编制完成了《西峰野外试验站购置规划》和《西峰野外试验站学科发展规划》。

  把黄河的事情办好,需要单位更有能力、更有效率。2017年,西峰局将以规范管理、加快发展为工作总方针,以南小河沟水土保持示范园改造升级项目建设和十八亩台骨干坝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为重点,坚定不移地抓紧抓好经济工作,保障职工工资待遇足额发放。同时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类项目的组织实施,巩固主业优势,保障事业持续稳定发展。

  绥德局的“又一春”

  成立于1952年的绥德局,在65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许多第一:陕北第一个水土保持试验基地、陕北第一座大型淤地坝、陕北第一块水平梯田、陕北第一个山地果园、全国第一个未治理流域的大型坡面径流场。韭园沟流域综合治理曾被树为全国农业发展的十大样板之一,在全国水土保持界享有盛誉的“三道防线”治理模式以及“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理论,也都是绥德水保站的首创。

  时光荏苒,辉煌之下难掩绥德水保人长期以来的困窘:缺乏长效投入、内部管理粗放、科研人才流失、职工观念落后等问题,让绥德局的发展进入凌冬。

  2016年,黄委出台了一系列的对口帮扶基层困难单位政策。根据黄委帮扶工作会议精神,黄委人劳局对口帮扶绥德局,通过深入摸底调研,研究提出了“思想帮扶、干部帮扶、项目帮扶、机制帮扶”的工作思路,详细制定5年帮扶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方案,充分发挥黄委在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内部管理和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与黄河上中游管理局一同帮助绥德局扭转困难现状。

  上级领导对基层站的关心重视和帮扶,如同春雨滋润着基层每位职工的心田,让一度迷茫的职工看到了希望,增强了全力发展的信心和勇气。

  在对绥德局领导班子进行综合分析研判的基础上,黄委人劳局选派1名副处级干部担任绥德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领导班子成员调整充实后,班子成员之间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团结协作,密切配合,领导核心力和凝聚力有效提升。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及时选派1名财务专业干部担任绥德局财务科负责人,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同时,相关帮扶部门十分注重思想帮扶和机制帮扶,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教育,指导绥德局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整改内部机构编制、规范人员结构、调整交流科级干部、完善《工作纪律管理办法》及《财务管理办法》等6项管理制度,规范人员管理和工作秩序,调动了职工积极性。

  2016年,绥德局通过逐步规范经济管理运行机制,开源节流,对内通过增收节支,年节约电费约48万元,对外加强承揽项目力度,最大限度地挖掘现有资源,实现纯收入约300万元,职工工资和津补贴得到足额发放,居历史最好水平。2017年,绥德局持续加大经济创收工作,修订《经济工作管理办法》,研究制定经济创收任务,立足自身优势,拓宽经济工作领域,继续挖掘内部潜力,推动经济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确保职工的收入稳步增长。

  发展中,绥德局着重树立“科研是立站之本”理念,2016年与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西北水保所、地球环境研究所等签订课题合作协议4项。首次利用无人机技术,顺利完成325座病险坝核实任务。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和松辽委的专家培训无人机技术。完成韭园沟等5条典型小流域的水土流失原型观测和资料整编,完成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的年度任务。重新规划试验观测项目,找准治黄事业需求和社会关注焦点,组织高层次专家会诊,制定科学合理的试验观测和示范推广规划。筹划利用无人机技术开展小流域重力侵蚀动态监测。下一步,绥德局将积极争取在上级的帮扶下,恢复科研职能,加大科研合作力度,足额落实《水土保持定额》经费,让绥德局原有的科研优势得到长足发展。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局长王健在谈到“三站”发展时曾说:“要以追赶超越之势,打破常规,强力推进事业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思维定式,跳出‘山沟思维’,站在黄土高原上看‘三站’。”历经风雨的“三站”水保人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打破常规,站位高远,“以追赶超越之势”打好这场全面脱困、推进发展的攻坚战,再创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事业新的辉煌。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6月15日

蒲飞 蔡梦菲 安乐平 罗鹏 张竿 王凯 王爽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黄委完成内蒙古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首批督导检查
黄河工会主席调研河南河务局工会工作
黄委“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系列活动暨节水护水志愿服务行动启动
黄委第十九期青干班赴焦裕禄干部学院开展党性教育活动
岳中明赴河南黄河基层单位调研工作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