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让流域洼地变成“民生高地”
——写在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全面完工之际

2017-05-17

  □本报记者 张雪洁

  近日,世行贷款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ICR(满足世行要求的竣工报告)讨论会召开,这标志着历时6年建设的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已完成所有建设任务。这个涉及豫、皖、苏、鲁四省累计完成投资40.2亿元的工程,带来的不仅是投资渠道的变化,还有新规则、环保、文化、民生等建设理念上的重大改变。

  因洪致涝 亟待改善

  淮河治理之难,难在洪涝两害交恶,洪为元凶,涝随洪而来。上世纪50年代以来,淮河流域筑水库、造水闸、开运河、修堤坝、浚河道、建灌区,使得淮河洪灾大为减轻,但涝灾损失依然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淮河流域平原洼地的地势低洼,汛期受淮河和骨干排水河道高水位顶托,自排概率很低。每次大水之后,退水时间长,因洪致涝、因涝致贫已成为对两岸人民影响程度最深和影响面最广的自然灾害。特别是2003年的淮河流域性大洪水,再次给流域内城市和广大农村带来了巨大灾难,大量房屋倒塌,直接损失达45亿美元。这其中,涝灾的损失占总损失的2/3。

  大水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淮河流域防洪除涝工程建设,开始进一步加强淮河和主要支流的防洪和排涝系统建设,修复或新建防洪工程,改善流域内河和平原洼地的排水设施。世行贷款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项目于是在多方的努力下应运而生。

  淮委综合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彭德胜接受采访时说:“世行贷款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项目涉及流域四省共20片平原洼地,通过防洪除涝治理等工程措施和流域洪涝灾情决策支持系统等非工程措施的结合,进一步提高了淮河流域平原洼地的防洪除涝能力,能减轻洪涝灾害给当地广大人民群众所造成的灾害损失,同时将加快农村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步伐,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科学管理 保驾护航

  一方面是平原洼地治理项目战线长、点多、面广;另一方面则是淮河流域首次使用世行贷款,双方在工程建设、环保、移民等方面都需要不断磨合。

  淮委综合事业发展中心副科长张永生告诉记者:“项目实施以来,世行先后派出了9个检查团到淮委和流域四省项目区,对项目进行检查指导和督促管理,并提交检查团备忘录,我们再按照备忘录商定内容作出调整。”

  项目启动以来,水利部、中央项目办和淮委、流域四省先后成立了外资项目协调小组和项目管理办公室,对本项目总体建设程序、工程标准、工程质量、项目工期和资金使用等,进行监督、协调和管理。各省世行项目办根据情况,下设市项目办、区县项目部,还根据情况成立了省直管市建设处,负责驻扎工地监管工程建设。淮委和流域四省还先后制定了项目管理办法、纪检监察派驻工作监察管理办法、招标采购管理细则、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工作管理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规范管理、科学管理。

  由于该项目防洪除涝工程建设地理位置分散,涉及的信息量大,信息来源琐碎繁杂,同时世行贷款项目在项目投资计划编制、采购管理、财务管理、投资进度的统计方法等方面和国内水利建设项目都有着诸多不同的地方,对项目管理要求非常高。为此,中央项目办统一组织开发了世行贷款淮河平原洼地治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

  建管并重 民生第一

  项目启动以来,淮委和流域四省在移民迁建、农民排灌协会运行等工作中,始终遵循“让群众满意”的原则,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管理,为群众谋福利、解难题,着力提高治理区群众的生活水平。

  走进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读书址村移民安置点,女主人热情地带我们参观她家的乡村小楼:“现在条件好多了,附近有商店、菜场、学校,交通方便,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面对工程建设大量的移民迁建任务,流域4省按照“统一规划、自主建设”的原则,由建设单位提供施工图纸与户型图,开展水、电、路与综合环境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同时将移民拆迁补偿款交到移民手中,由各家各户自行建房。这种移民安置模式让老百姓满意,也推动了移民征迁工作顺利开展。

  “以前村里路不通、桥不通,种田要靠小船摆渡,家家户户肩挑手抬,不仅费时费力,成本还高,有了协会以后变好了。”江苏省东台县五烈镇东里圩的程云庭告诉记者。他口中的 “协会”指的是农民排灌协会。它的建立、推广和良性发展,是世行贷款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项目的一大特色。

  在世行“建管并重、改善民生”的要求下,流域4省项目县(市、区)均建立了农民排灌协会试点示范区和推广区,实现了项目区农户参与排涝和灌溉用水管理,通过及时合理的水量调配,实现了水资源节约与保护。同时,已制定的农民排灌协会章程和规章制度,分别把属于村级的农田水利设施使用权、经营权划归协会管理,把属于农民的农田水利设施交还给农民排灌协会自主经营和管理,真正实现了农民群众当家作主。

  程云庭还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以前稻麦灌溉都是各家打水,一亩地成本在130元;现在通过统一的排供水设施,只需交纳水费,成本仅要20~30元。以前只能手工播种,成本在每亩60元;现在路桥通了,使用机械播种,成本只要40元。以前要将割完的稻麦装船运回家里脱粒,秸秆因为没法处理只能烧掉或扔到湖里,每亩成本要120元;现在大型收割机进场作业,稻麦直接脱粒,秸秆粉碎还田,不仅省时省力,还经济环保,成本只要60~70元,由于秸秆还田增肥地力,氮肥的使用量还减少了一半。

  这种将资产移交给协会管理的模式,不仅提高了排水、用水的效率和保证率,也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群众的生产。同时,组织基层农民群众充分参与管理,也改变了以往“重建设、轻管理”的弊病。

  40多亿元的投资、前后长达6年的建设和诸多先进理念的引入,已经改变了流域洼地治理区人民群众的生活面貌。这一片片易涝洼地正在一步步变成“民生高地”。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7年5月17月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云南麻栗坝水库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贵州盘州市出水洞水库引水洞贯通
浙江宁波市北仑区河道清淤治本提质
让粤东地区防洪更安全
西藏雅砻水库工程下闸蓄水
陕西引汉济渭工程秦岭隧洞出口段贯通
鄂北调水工程最长隧洞贯通
河南出山店水库导流明渠截流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最美家乡河.jpg
大图.jpg
把握经济“脉搏” 谋探发展“良方”——山东德州河务局经济工作发展纪实.jpg
网站首页大图.jpg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