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八水润西安 生态美古都——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西安掠影

2015-03-20


朝阳映灞河河之美 王辛石


国家水利风景区——汉城湖一角 王辛石


美丽的西安夜景 汤少林


晨练中的西安市民 王辛石


新建成的灞河湿地公园 王辛石

  □本报记者 汤少林

  提起水,西安市民总会怀念昔日“八水绕长安”的胜景。西安启动“八水润西安”工程以来,通过对渭河、灞河等10条河流主要河段进行生态治理,短短不到两年时间,建成西安湖、仪祉湖、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沙河水街等一大批湖泊湿地,新增生态水面6750亩、湿地面积1.46万亩。“八水润西安”不仅对治污减霾发挥着重要作用,还成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最深刻的民生水利工程。

  2012年,西安市委、市政府提出投资280亿元建设“八水润西安”工程,打造“库连河、河连渠、渠连湖”的新胜景,为西安人民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为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

  “八水润西安”工程启动以来,全市完成各类工程36项,水生态景观成为休闲新亮点,实现了“三年效果初现”的规划目标,提前1年兑现了向市民的承诺。西安的浐河、灞河曾被群众讥讽为西安市“最大的污水池”,经过多年治理,已经变身“城市绿肺”,2012年11月被水利部评为全国第六、西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示范区”。2013年,西安市被水利部列为全国首批、陕西首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市,标志着西安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2014年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已顺利通过水利部和省政府审查,试点市建设工作目前已步入实施阶段。

  西安水生态文明建设效果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2014年端午节期间,沙河水街、汉城湖、世博园,以及护城河建国门到朱雀门段水上游览示范区,已成为西安旅游新亮点。2014年,“八水润西安”工程,共计接待游客129.76万人,占全市总接待游客量一半以上。

  西安市水务局局长杨立说:“按照‘大水兴市,小水富民’的原则,西安市大手笔、大魄力重构城市水系。先后建成了一大批生态基础设施项目,将秦岭水系引至曲江遗址公园、大唐芙蓉园、兴庆湖、护城河、团结水库等,形成连续串联运行模式,使涓涓细流穿城而过,让一批‘生态灾区变成生态新区’,变‘八水’绕城为‘八水’进城。形成了‘东有浐灞广运潭、西有沣河昆明湖、南有唐城曲江池、北有汉城团结库、中有明清护城河’的水系新格局。”

  水是一个城市的“底气”和“灵气”所在。在水资源更加稀缺的今天,西安人奋力将水治理好、保护好、利用好、展示好,让“八水”永续滋润这座伟大的城市。

  展望2020年,“八水润西安”工程完成后,水系连通、防洪保安、水生态修复、水景观文化、水资源保障等五大体系将会更加完善。全市水面面积将达到7.6万亩,古都西安将形成“水在城中、水绕城转、水畅湖清”的城市新胜景,再次焕发生机和活力。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5年3月20日

汤少林
责任编辑:李爽


相关新闻:
陕西省防总要求切实做好当前抗春旱工作
陕西白河: 生态流域如画
西安浐灞:让生态扮靓美丽古城
宝鸡峡引渭管理局春灌抗旱日灌地2.2万亩
大荔县抢抓时机栽植水土保持林
陕西省启动斗门水库试验段工程 将解决近200万人饮水问题
山西省水利厅2014年度九项目标责任全面完成
陕西渭河下游河道禁采专项执法初战告捷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