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重庆璧山:建“活力水城” 水与城市和谐交融

2018-02-22

  □通讯员 王炯其

  重庆市璧山区位于重庆主城西郊,总人口74万人,辖区内水资源较为缺乏,人均水资源量仅560立方米,且无过境水利用。

  由于缺水,璧山人非常珍惜水爱护水,更渴望通过做活“水”文章来改变“缺水”的局面。

  2013年,璧山区委提出建“活力水城”,这在当时受到了很多人的怀疑,认为在水资源缺乏的璧山,建“水城”是不现实的。

  然而,近些年,璧山区坚持“与水共生、依水发展”的治水兴城理念,以“一河六湖十八湿地”为构架,在近100平方公里的城区范围内有序开展“活力水城”建设,全力打造“水清、河畅、库绿、景美”的生态宜居城市。

  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璧山的水城建设收到奇效,一大批蓄水、净水、亲水、美水工程相继建成,城市防洪压力大大减轻,宜居水平不断提升,生活、工业用水得到满足,水城各项硬性指标基本实现,曾经的“贫水”地区开始向“富水”地区转变。

  璧南河是璧山区的母亲河,属长江一级支流。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受当时牺牲生态换取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璧南河一度臭气熏天,河流中淤泥堆积,让城市十年九淹。

  2010年,璧山采取“河内清淤、河外截污、外域调水、生态修复”的治理模式,对璧南河进行综合治理,并由此拉开了全区污染治理、水环境打造的序幕。从璧南河、璧北河、梅江河“三河”治理到镇街污水处理厂(站)建设,从每年新建改造2-5座水库到“一河六湖十八湿地”的水城打造,从“中水回用”工程纵深推进到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璧山人拉开了治水兴城美环境的大幕。

  在“活力水城”建设中,璧山坚持完善防洪排涝减灾体系,加大防洪减灾工程建设投入,通过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治理、城市堤防治理、农村河道治理、病险水库整治以及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等工程,城市防洪压力大大减轻,实现了从“十年九淹”向“暴雨不成灾”的转变。

  与此同时,璧山在城市建设中,坚持为水让路,遇河不填沟,而是遇水架桥。目前,城乡主次河道已建成桥梁30余座,成为一座“桥都”。桥梁与河道、水网、路网的有机穿插,实现水体间连通联动。

  2017年以来,璧山先后开工实施了璧北河-璧南河连通工程、千秋堰-盐井河-同心水库连通工程、长江提水璧山供区工程等一批机具影响力的河湖水系连通工程。这些工程建成后,璧山的水资源将更加富足,水的流通性、互动性更好。

  璧山同时加强水库建设,增加蓄水。近几年新建成大岚、东岳、雪山、双凤、安乐、竹林沟、玉泉湖、黛山湖等10座城区景观防洪水库,扩建柯家桥、莲花等2座小型水库,新增水库蓄水能力3000多万立方米。

  璧山还重点完成三江水库新建、盐井河水库扩建、璧南河综合整治、千层岩水厂扩建、璧城污水处理厂扩建、璧南河大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等30多项重点水利项目,尤其是2013-2016年集中建成的45座污水处理厂站,让区域内20多个城镇的生活及工业污水全面实现了达标排放,持续改善了区域水环境,让河库水质长期保持在IV类以上。

  为节约水资源、降低用水成本,璧山将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指标的“中水”进行再利用,全区中水回用率达到46%。

  目前,璧山已建中水回用处理厂站13个,中水处理设计规模4.5万立方米/天,可完全消化城市居民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其中,璧山城区中水回用工程的设计处理能力为2万立方米/天,为重庆市最大规模的中水回用工程。污水再利用,不仅大大缓解了每年夏季生活用水紧张的情况,也为老百姓省下了一大笔钱。

  现在,璧山城区及各镇街的工程车辆清洗、道路冲洗、市政环卫、园林浇灌用水、景观用水、河流补水等均用上了中水。据了解,形成1吨可利用的中水实际投入不到1元钱,不到自来水成本的1/3。仅市政绿化用水一项,璧山城区就为财政节约水费近1500万元。

  为了保证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璧山大力实施水域及其岸边净水绿化工程,沿河、沿库、沿湖两岸一律留出30-50米用于绿化美化,栽种各种花草植物2800余种。同时在城区内的湖泊、水库和湿地大量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在观音塘湿地公园实施水生态修复项目,建“水下森林”和水生态科普馆,对公园水体进行生物治理,目前公园的4.3万平方米水体拥有了良好的自我净化功能,已呈现出清澈见底的“水下森林”景观。

  有序打造水景观工程,一批亲水设施、音乐水秀、城市水景观相继建成投用,形成丰富多彩的水生态文化。不少城乡自然水体也被利用起来,种上水生、陆生植物,不经意间营造出一座座小型湿地。

  让城市融入自然,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璧山顺应自然规律,把城市作为植物、山水、人居、生产等要素共存共荣的生态系统来打造。

  近些年,在湿地、河库、公园建成喷泉、瀑布、小桥流水60余处,收购民间小水缸500余口,布置于各个水生态景区。合理组织水上游览路线,完善“亲水”设施,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游乐环境。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从“水”入手改善和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城市充满了水的灵气,呈现出水与城市和谐交融的美丽画卷。

  目前,璧山城区水域面积占比提高到10.6%,人均水面面积达到10.2平方米,溪道密度超过3.3公里/平方公里。“水清、河畅、城绿、景美”成为璧山“活力水城”的招牌,璧山已成为人们公认的干净城市。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2月22日

王炯其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重庆江津区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
重庆秀山80个贫困村实现饮水安全脱贫
重庆璧山:水与生态和谐交融 城市品质显著提升
重庆江津:河长制获实效 长江江津段迎来新“客人”
重庆开州区:及时组织抢修冰冻灾损水利设施
重庆璧山:与水共生巧绘城市“水景图”
重庆秀山冬春农田水利建设正酣
重庆秀山多举措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落到实处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5老郭的全家福.jpg
清风.jpg
大图.jpg
年味-me .jpg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