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建设宜居新家园
——北京门头沟区推动灾后恢复重建和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2023-11-28
 

门头沟河道治理工程 本报通讯员 矫威

  □本报通讯员 孙丹丹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使北京市门头沟区遭受了有记录以来破坏程度最强、受灾范围最广、经济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面对严峻考验,门头沟区坚持“生态立区、文化兴区、科技强区”发展战略,抓牢灾后恢复重建和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两条主线,利用灾后恢复重建带来新提升的契机,以“水安全、水韧性城市建设”为目标,按照“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高水平抓好水务各项工作,奋力建设安全宜居美好家园。 

  门头沟区作为首都西部的重要门户,如何高水平建设好首都西大门,实现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我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以‘七水同治’建设‘七个水务’,在坚持问题导向、项目带动、攻坚突破下,加快建设一批精品治水项目。”门头沟区水务局局长周杨说。 

  聚焦强基宁水 建设“安全水务” 

  门头沟区共有大小河流300多条,沟道密度为全市第一,约有90%的山地坡度大于15度,导致山洪形成快,冲击力强。 

  完善“西排、东挡、南北蓄滞、环山截流、九龙山外分洪”防洪排涝格局,让永定河防汛更添“底气”—— 

  完善“西排”防洪体系,推进2座区管水库、68座塘坝防洪功能提升。按照“护、导、通”的原则,形成以防洪护岸及堤防工程、截洪沟及排洪渠工程、沟道清淤疏浚工程为主,必要预防等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治体系。 

  恢复“东挡”主流行洪区,实施龙泉湾及门城湖水毁修复工程,在恢复龙泉湾及门城湖防洪功能的同时,重现水清岸绿美景,满足居民游客的亲水需求。 

  加快“南北蓄滞”防洪工程建设,南北分立蓄滞洪区,优先启动蓄洪量336万立方米南蓄滞洪区建设,并加快规划论证2条重要穿城沟道上游的北蓄滞洪区建设。 

  完善“环山截流、九龙山外分洪”系统,加快城区环山建设区的截洪沟、排洪沟建设,实现新城5条主要河道50年一遇设计标准,同时研究论证“九龙山外分洪”方案,减轻新城河道的排洪压力。 

  聚焦集约用水 建设“韧性水务” 

  门头沟区受宽山、窄谷的地貌特征和水资源禀赋不足的自然条件约束,难以像平原地区一样,全域布设市政管网。结合易发生旱涝急转、平急转化的防汛特点,门头沟区一方面要形成多源并济的水源保障,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多措并举的调蓄保障。 

  为此,门头沟区全力建设“韧性水务”,提高防御能力。谋划研究长江水及黄河水的骨干水网工程,推动河西支线北延工程前期规划设计,研究官厅水库至三家店水闸的库网联调工程;加快平原区门城水厂投产运行,实现门城双源、双厂、双网互联互通互备,延伸新城及核心镇域供水干线,实施浅山区集中供水厂网建设,实现南水和本地水双水源平急两用模式切换;以斋堂水库为水源置换,实施深山三镇集中供水厂网建设,实现水库水和本地水双水源平急两用模式切换;推进山区单村供水设施标准化建设和改造,为具备条件的村居打备用水源井,实现“不可用时无备”的平急转换。 

  聚焦产业兴水 建设“生态水务” 

  在永定河的碧波间享受悠闲时光,在龙潭泉的叮咚流水声中感受宁静祥和,门头沟区的水生态景观成为市民游客热捧的“打卡地”。 

  门头沟区探索由“绿”生“金”的发展模式,全力建设“生态水务”,开展水系连通工作,谋定“六水联通”,推动引水入潭工程,进一步完善水网体系建设,增加区域有水河长及有水水面面积;以“百泉复涌”修复与保护工作为抓手,推动地表水、地下水联动恢复,完成千年古泉龙潭泉试点泉保护利用工程,启动马致远秋思泉试点泉保护利用工程,探索妙峰山、军庄地区的泉水保护利用,助力西郊名泉的复涌。 

  同时,门头沟区探索水生态产品价值转换,结合既有的水务品牌工作,探索市场化、金融化路径,率先开展全区泉水资源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打响“永定百里碧道、京西山水泉城、六水风情水岸、乡浓沟美民富”知名度,打造水旅融合的水经济生态产品及主题活动。 

  聚焦数字管水 建设“科技水务” 

  门头沟区全力建设“科技水务”,以数字管水引领、示范、赋能,加速推动科学精准、智慧高效的数字科技体系建设。 

  推进现代化水文监测体系建设,通过“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系统—雨量站网—水文站网”三道防线建设持续提升预报精细化能力,逐步完善预警信息与手段,实现多源感知数据实时动态汇集。 

  推进流域精细化洪涝模型建设,构建包括河湖水系、排水管网、水工设施等多种要素的综合洪涝数值模型,支撑小量级洪水下雨洪的合理蓄存利用可能和大量级洪水下洪涝风险隐患及防御决策。构建山区山洪沟道精细化模型,为山洪预警提供精准数据基础,提升山洪预报预警能力。 

  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及平台建设,建设永定河和清水河数字孪生流域。升级扩展门头沟区“水利一张图”,建设辖区内“六库一闸”的数字孪生工程,提升水灾害防御“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水平。 

  推进门头沟区智慧水务平台建设,在感知体系、模型体系、数字孪生体系的基础上,建设包含水文、水资源、水利工程安全等七大类专业模型的平台。提升流域防洪排涝、水资源管理与调配以及其他相关业务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能力和水平,为水利决策和管理提供前瞻性、科学性、精准性、安全性支持。 

  在此基础上,门头沟区还加快“文化水务”建设,构建水文化生态群落和“水·域”协同发展带,绘制水文化遗产导览图。推动“和谐水务”建设,构建人人参与、水岸同治的水资源保护网。加强“红色水务”建设,强化党建引领,突出政治标准,凝聚力量,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3年11月28日
孙丹丹
责任编辑:王瑜
相关新闻
 
共商深化南水北调对口协作工作
第三届永定河论坛在京举办
提升流域韧性 建设幸福河湖
北京密云水库入选首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
“老友”赴约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454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