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魅力水城——邯郸

2015-05-08

口上水库(京娘湖风光)

东部生态水网工程

滏阳河船闸

滏阳河通航

滏阳河夜景一角

  □本报记者 齐婕 通讯员 何其峰 袁磊

  邯郸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中国成语典故之都。近年来,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富强邯郸、美丽邯郸,全市上下积极做好水的文章,畅渠活水,开源蓄水,依法管水,节约用水,综合治水,推进生态水城建设,努力创造人水和谐典范。

  畅通河渠 兴建水网

  奠定水生态文明工程基础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水生态环境、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近年,邯郸市大力实施东部平原水网工程,以漳滏河灌区干支渠和东风渠、团结渠等排水渠为基础,通过工程措施将水库、灌渠、排渠联为一体,在东部平原建立了构建起一个“纵横交织、河渠畅通、节节拦蓄、余缺互补”的东部平原水网,实现漳河水源、引黄水源、卫河水源的互连互通、互济互补,大大提高了地表水的利用率。生态水网运行以来,累计供水31.2亿立方米,灌溉农田2500万亩次,补充地下水约7亿立方米,水网区域内地下水下降速度明显减缓,东部平原多年来“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局面得以根本改变。同时,充分利用沟渠相互交汇连通的条件,实施并建成了一大批县城水景观工程,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魏县梨乡水城、临漳邺城公园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永年广府古城、广平东湖被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区。

  搞活水系 改善水质

  提升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品位

  水是城市的灵气所在,邯郸市按照生态学原理,遵循生态平衡的法则,建设满足城市良性循环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水文化底蕴深厚的水生态文明城市。

  滏阳河被誉为邯郸市的“母亲河”,是一条兼有城市工业供水、农业灌溉和市区防洪排沥功能的河道,自古以来为邯郸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类活动的影响和自然条件的变化,滏阳河河道严重淤积,堤防工程老化失修,防洪标准降低,水质污染严重,昔日的“母亲河”成了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的臭水沟。1999年,邯郸市委、市政府启动“母亲河”治理工程,对主河道进行扩挖、清淤、护坡,两岸实施绿化和雨污分流等综合治理。多年不懈努力,不但提升了滏阳河的承载能力,还使滏阳河成为纵贯城区16.8公里景观长廊。特别是谋划实施的滏阳河改造提升工程,通过实施河道整治、桥梁改造、两岸绿化、夜景亮化、截污治污、楼体包装等工程,营造了近水、亲水、乐水的优美环境,不仅提升了水在运行中的综合效益,而且实现了城区段6.5公里通航。

  支漳河贯穿主城区东南部,全长31公里,城区段15公里,流经市内多条主干道,是拱卫城市防洪安全,人工开挖的一条分洪河道。支漳河自1957年建成以来,一直未得到治理,加上当时建设标准低、规模小,导致工程失修,堤防损坏,河道淤积,行洪能力降低至不足其设计能力的四分之一,不仅成为城市发展的防洪瓶颈,也成为破坏人居环境、损害城市形象的突出问题。2009年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支漳河治理工程,按照防洪标准进行清淤疏浚,并结合园林景观要求进行绿化美化,初步在城区形成一条长9公里,拥有亭榭、闸坝、观景平台和亲水栈道等游憩设施的宽阔景观带。随着治理的延伸,支漳河将逐步打造成提升城市品位的生态河、文化河、景观河,既能在必要时行洪,又能在平时拦蓄雨水发挥景观作用,成为人水和谐工程的一个典范。

  多措并举 引蓄水源

  保障水生态文明建设水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稳定的水源保障,水生态文明无从谈起。邯郸根据水源形势和区域特点,坚持在稳定现有水源和开辟新的水源同时下功夫。

  发挥引漳工程作用,提供稳定水源。漳河是邯郸市重要地表水补给水源,是工农业生产的命脉,在引漳上邯郸人倾注了大量心血,一方面对主要引水工程大、小跃峰渠进行配套建设,确保引水渠道通畅,并对全市大中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提高存蓄能力;另一方面科学有序引水,通过努力,每年利用漳河水源3亿~4亿立方米,不仅为生态水网提供灌溉水源,而且为城市水系提供了水源。

  谋划实施引黄工程,开辟新的水源。邯郸市实施引黄工程,有着较好的水源条件、工程技术条件。早在1959年邯郸市就开始引黄灌溉,1960年至1962年曾通水两年,灌溉面积590万亩,后因境外引黄干渠损坏停用。邯郸市生态水网建成后,境内骨干河渠全部得以恢复,河南濮阳市88公里引黄干渠已修至邯郸市边界,只需解决穿卫河工程和打通一些节点、修复部分渠道,即可将黄河水调进邯郸,工程投资小,见效快。2010年邯郸市筹措资金,实施河南段1.7公里新开引渠、穿卫倒虹吸,邯郸境内6.2公里新开、整修引渠等节点工程,使阔别40年的黄河水再次润泽古赵大地。

  南水北调工程,注入水源生机。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工程纵贯邯郸西部80公里,工程通水后每年分配邯郸水量3.52亿立方米,必将为邯郸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水源保障,也将成为一条靓丽的水生态风景线。建设水生态文明,实现中国梦,需要敬重自然、师法自然,推进水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5年5月8日

齐婕 何其峰 袁磊
责任编辑:李爽


  相关新闻:
石家庄市对全市防汛准备工作进行重点抽查
河北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
河北:科学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全面推进“三个河北”建设
河北省480万亩作物受旱
河北:五项措施确保地下水压采试点工作见实效
河北省2月下旬浅层地下水位下降 局地有重旱发生
石家庄市主城区150万居民喝上长江水
石家庄市召开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推进会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