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11月10日讯 (记者 刘丽敬 通讯员 杨洪 丰淑云)记者从市水利局获悉,今年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工程于日前全面完工,共建成全长54公里的16条撤离路、7座桥梁和42座穿路涵闸。工程的竣工能够确保我市6个蓄滞洪区内的3.5万名群众在第一时间安全转移,同时大大改善了蓄滞洪区内的交通,对区县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蓄滞洪区在防汛抗洪工作中,起着削峰缓洪、延长下泄时间、减轻下游灾害的重要作用。我市共有蓄滞洪区13处,面积为295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多。从1989年开始,我市着手对蓄滞洪区进行安全建设,截至2005年,完成避水房15.4万平方米,避水楼2万平方米,避水台3.3万平方米,撤离路365.4公里,铁塔3座,通讯设施40台套,储备救生船90只,救生衣6200余件,可解决32.2万人口的安全转移问题。
为保证蓄滞洪区能够安全启用,最大限度减少启用损失,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海河流域上游水利工程建设情况和各水系河道行洪能力,今年我市重点在启用机率较大的永定河泛区、大黄堡洼、贾口洼、文安洼、青甸洼和团泊洼6个蓄滞洪区加大投资力度,兴建安全建设工程。这其中,武清区永定河泛区主要分泄永定河洪水,大黄堡洼主要分泄青龙湾减河洪水,静海县贾口洼文安洼和团泊洼主要分泄大清河洪水,青甸洼主要分泄泃河洪水。此次工程共完成投资3415万元,新建蓄滞洪区撤离道路16条,全长54公里,其中,武清区永定河泛区3条4.6公里,大黄浦洼4条10.5公里,宝坻区大黄浦洼2条19.8公里,静海县贾口洼2条9.5公里,文安洼3条4公里,蓟县青甸洼2条5.6公里,新建7座桥梁和42座穿路涵闸,共完成土方2.25万立方米,石方2000立方米,混凝土1.4万立方米。
工程实施过程中,市水利局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工程建设管理处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通过公开招标择优选定施工和监理单位,不断强化合同管理,建立起完善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有力地保证了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工程设计标准。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6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