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又见旖旎桃花岛
——江西吉水桃花岛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2019-04-17

  □特约记者 邱云 通讯员 谢强

  “走,去桃花岛赏花啰”。春暖花开的吉安周末,总能听到呼朋引伴的声音,于是乎,桃花岛的美图便在朋友圈里“霸屏”。

  桃花岛,是许多吉安人耳熟能详的名字。它位于江西吉水县城南部的赣江中心,因岛上遍植桃树,从上世纪90年代起,便吸引着纷至沓来的各方游客。

  郭开章,这位在桃花岛上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工人,给我们讲述了桃花岛的变迁:曾经,这座风采奕奕的小岛立在江中,两岸青山遥对,桃树丛丛。登岛纵览,只见赣水北去,桃花映红。但前些年,桃花岛逐渐失了昔日的风采。江中的非法采砂导致河床下陷,岛上多处江岸崩塌。岛畔的青山,也因为采石被炸得面目全非,成了一座“瘌痢山”。来桃花岛的游人越来越少,游客簇拥码头等待登岛的盛况,再难一见。

  对于桃花岛的变化,吉水人看在眼里,急在心头。2013年,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成蓄水。吉水县境赣江、恩江部分河段部分区域受淹,形成巨大的库容区,在桃花岛、文峰镇低坪村、砖门村及局部河滩地、消落带形成了连片的湿地环境。

  吉水人针对此情,急在心里,付诸行动。在2017年,吉安市启动赣江最美岸线建设,吉水县政府积极策应,主动与省水投集团开展了战略合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PPP模式投资20亿元,全面启动赣江流域吉水段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建设以桃花岛为中心的墨湖公园,决定以吉水境内赣江干流和恩江支流部分河段为主体,依托其周边滩涂、林地和沼泽湿地、峡江水利枢纽截流形成相对静止水域等水陆地利,总面积达到1293公顷,而桃花岛,就坐落在整个墨湖公园的中间。

  文好伦,63岁,世代在赣江上以打鱼为生。在他的记忆里,上个世纪80年代,江里水清鱼多,但进入21世纪后,江水污染程度不断加深,江中时常能见到上游糖厂漂下来的糖渣等。他也于2005年转战江中采砂行业。

  近年来,尤其是吉水县在2016年初开始实施河长制以来,政府对江中私人无序采砂进行整治,并关闭了上游污染源工厂,随着赣江水生态环境日渐好转,江水明显清澈起来。文好伦也了解到无序采砂对于环境的破坏,退出了采砂行当。望着重获生机的一江清水,他又重操旧业,干起了打鱼的老本行。每当行船至桃花岛头,他总爱唱上一曲悠扬的渔歌。

  为守住桃花岛的青山绿水,守护桃花岛的秀美秀丽,吉水县在河长制中建立了考核评价机制,将河长制工作纳入各地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和生态补偿机制,对因失职、渎职导致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并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由县主要领导分别担任县级总河长、副总河长,将组织架构延伸至乡、村、组,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市、县、乡、村、组五级"河长制"组织体系,分片分段将责任落实到人,让桃花岛的保护没有死角。

  河长制的推进不仅影响着文好伦,也影响着桃花岛对岸的低坪村。该村党支部书记彭顺根告诉记者,近两年,他们下大力气取缔了不合环保标准的养猪场、养鸭场,关闭了一批采石场和采砂场,并在每个村修筑了污水池,定期动员村民前往赣江畔湿地公园范围内清洁白色垃圾。“我们要还百姓一个干净、自然的家乡。”彭顺根说。

  如今,站在桃花岛上遥望,一江清水从身畔流过,对岸的“瘌痢山”又披上了绿装。望着来来往往的游客,看着村民招呼游客忙碌的身影,彭顺根们笑了。

  采访结束时,吉水县水利局兰小红副局长透露,2019年,吉水县将围绕“水系完整、河流畅通、水质良好、生物多样、岸线优美”目标,以水生态治理为基础,以庐陵文化为底蕴,主要涵盖流域防洪排涝、污水处理、堤岸整治、水岸景观、墨潭公园保护以及相关的旅游项目建设,规划面积约220平方公里,涉及赣江吉水段约49公里、子项目10个。

  曾经风光旖旎的桃花岛,又迎来它鲜亮的今生。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9年4月17日

邱云 谢强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一切为了百姓
以标准化推动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保障春耕灌溉不误农时
江西出重拳强化河道采砂监管
江西:青原灌区实行标准管理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