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河道“手术”后,心里踏实了!
 
分享到:
2020-09-09

  □本报通讯员 丁国彬 卢震 记者 赵新

  地势南高北低的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绣江河、杏花河两条大河蜿蜒纵贯其中。

  一年前,超强台风“利奇马”来袭,一夜之间,河道水位骤涨。急流之下,河堤、桥梁难堪重负,下游白云湖和芽庄湖更是承载着巨大的水量压力。

  “防汛行洪短板暴露无遗。灾后,我们迅速向上级部门申报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在章丘区城乡水务局防汛办主任于世涛看来,两河两湖的水利改造迫在眉睫,必须要进行一次“外科手术式”的综合治理。

  2019年12月,投资超过5亿元的工程初步设计得到批复。半年后,断桥重建。看到家门口的河道整修项目赶在今年汛期前完工,沿线村民心里悬着的一颗石头总算落了地。

  “今年心里踏实多了”

  8月6日6时,杏花河上游杏林水库提闸泄洪。“天气预报有暴雨,经过防汛专家组研判,我们决定水库提闸预泄洪,腾出防洪库容,流量大约5立方米每秒。”杏林水库工作人员说,这次泄洪流量并不算大。

  很快,水流沿着河道进入相公街道。河道东西两侧分别是东皋东村和东皋西村,其中东皋西村是去年因“利奇马”受灾最为严重的区域。村里曾在一夜之间积水漫腰,村民被困。从最初的害怕、紧张和无助到最后获救时的激动,村民老高对那一天一夜的经历记忆深刻。

  杏林水库放水当天,老高一早就跑到村东新修的桥头,扶着半人多高的石栏杆,望着底下的河水。“河道宽了以后,水流平缓了不少,水位也没啥变化。”看着河里坚实的桥墩,老高坦言,“今年心里踏实多了!”

  河道治理“一河一策”

  东皋西村河段仅仅是河道治理项目的一部分。于世涛介绍,受台风“利奇马”影响,章丘区杏花河及下游芽庄湖多处受损,绣江河及下游白云湖也有需要加固的地方。

  “去年10月,杏花河、芽庄湖治理工程列入省级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计划。12月,上级部门对工程项目初步设计进行批复,作为‘头号工程’‘应急工程’和‘度汛工程’实施。”于世涛说,绣江河和白云湖、杏花河和芽庄湖项目工程设计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总投资约5.3亿元。

  工程设计对绣江河30余公里的河道清淤,加固堤防、河道护岸,管理道路,改建桥梁。与绣江河不同,杏花河大部分河段常年干涸,属季节性河流,河道里长满野草,甚至还种植了不少树木,妨碍了河道行洪。“这次杏花河的治理主要从上游高赵村开始,经过杏林水库,再往下游直至芽庄湖,全长约38公里。”章丘区城乡水务局建设科科长赵波介绍,杏花河的治理主要是对河道进行了疏挖,在两岸新修防汛道路,改建拦河坝,以及维修、改建7座桥梁。

  “这条河道最宽的地方达237米,与黄河下游部分河道宽度相近。”赵波说。

  对于杏花河下游的芽庄湖蓄滞洪区,则采取了围堤加固加高及疏挖湖内3条行洪河道方案,这是上游洪水流出章丘的“最后一站地”,也是保障百姓安全度汛的“最后一公里”。

  工程抢在汛前完工

  这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工程。赵波主要负责杏花河河道整治工程。“这条河道原先行洪能力差,去年汛期也给沿线东皋西村等村庄带来了灾情。我们必须要在今年汛前完工。”因疫情影响,原本紧张的工期再次被缩短。

  赵波介绍,拓宽河道需要占用部分村民及沿线村庄土地。早在2月,区里就启动了重点水利工程征迁会议。“工程沿线各镇街给了我们很大支持,十几天时间,河道全线迁占工作基本完成。”

  3月1日,工程正式开工。然而,承建单位管理人员大多来自省外。“当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3月15日前,进场人员都在隔离观察,进展缓慢。”赵波回忆,工程建设期间,芽庄湖土方作业昼夜施工,维修改建的7座桥梁也在不影响周围群众生活的前提下进行昼夜桩基施工。

  “我们在全线河道清淤护砌工作中,尽可能地增加人工和机械。施工高峰期,项目上有四五百人、100辆机械设备车辆。”赵波说,上级部门定的目标是在6月底前完成所有度汛项目,“我们自我加压,明确在5月底前完成。”

  9名建设处东线指挥人员除了春节期间休息了3天外,其他时间全部盯靠工地一线,与监理、施工等参建单位研究改进施工方法,压茬推进施工工序,确保工程汛前完工,保证沿线村民及杏花河、芽庄湖安全度汛。

  信息化防汛保安心

  8月1日下午,杏花河东皋西村段,几名工作人员在河西岸立起一根线杆,上面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和一个360度的摄像头。“不仅对河道进行综合治理,我们还利用科技手段提高防汛信息化水平。”于世涛说,防汛保障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同时实行。目前,章丘区水务部门已设置城区易积水点视频监控19处、水利工程视频监控20余处,还有雨水情遥测、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等系统。

  “辖区共4座中型水库建成与区防办视频会商系统,平台信息共享,实现区防办与18镇街的视频会商。”于世涛介绍,他们还组建了10个防汛防台风专项小组,组员包含了应急管理、交警等多个部门,如遇突发情况可在第一时间实现多部门联动。

  如今,冲毁的河道已拓宽,桥梁已重新修建。“我们在防汛会商室复盘‘利奇马’过境桌面推演,各个街镇也进行了防汛应急演练。”汛期,于世涛和同事们分析着每一个防汛细节,保障百姓过安稳舒心的日子。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0年9月9日

丁国彬 卢震 赵新
责任编辑:尼冰琳
相关新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参与冬奥筹办 着力转型发展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港下村幸福生活底气足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力推山河披绿装 不让荒山进小康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一杯“好水”见小康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山清了,水绿了,腰包鼓了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