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港下村幸福生活底气足
 
分享到:
2020-08-27

  □本报记者 万菁

  初秋的太阳,把港下村一山一水照得透亮。远处,青山叠翠,群山环绕下,稻田里油茶及中药材基地接壤相连;近处,一排排农家院落错落有致,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穿村而过,一派宜人图景。村民们都说,村里这些变化,得感谢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鄱建办”)派驻的工作队。

  记者碰到驻村第一书记李霖时,他正忙着帮返迁村民晾家具、铲屋内淤泥,配合乡镇卫生院开展防疫消杀等灾后恢复工作。

  7月,江西遭遇了鄱阳湖流域超历史大洪水。临湖依水的港下村受灾严重,40余户进水。严峻的汛情,考验着驻村工作队的应变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利“科班出身”的李霖带领村组开展防汛巡查,转移群众120余人,采用开沟导渗法处理东湖大堤港下村段多处渗漏险情,确保堤防安全,守护一方安澜。

  九江市浪溪镇港下村位置偏僻,村民出行不便,自然灾害频发,是“十三五”江西省级贫困村。

  2018年起,江西省鄱建办派驻扶贫工作队开展定点帮扶,因地制宜帮助村民寻找致富出路。如今,港下村旧貌换新颜,村民幸福生活底气足。

  工作队驻村伊始,就有不少乡亲反映饮水安全问题。实地走访后,工作队立即将村内的困难和群众的期盼向省水利厅、省鄱建办和地方政府汇报,请求帮助解决。2019年年初,省水利厅下达90万元用于港下村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立项。工程于2019年7月顺利开工,当年年底9个村组村民用上自来水。

  华家山自然村村民张丽平开心地说:“有好水的日子,就是不一样!终于不用担心井水不安全了,感谢工作队,他们是做实事的。”

  两年来,工作队在村内积极开展教育扶贫,帮助贫困家庭孩子圆了“上学梦”。“叔叔,这次我进步了!”考入九江一中培优班的李佳欣同学给驻村队员们发短信汇报学习情况。队员们在走访贫困户李金水时,得知老两口以挖野菜供孩子读书。李霖多方联系,最终联系到北京一家愿意资助李佳欣从初中到大学本科毕业的公司。爷爷李金水十分感激。

  脱贫需要产业带动。记者来到油茶基地,油茶已经挂果,一派生机盎然。港下村集体经济薄弱,队员们一直思考着发展产业带领贫困户奔小康。这600余亩原本荒芜的土地浸润着队员们的汗水。干旱时,他们和村民一道引水、浇水,借用汽油泵、拉线架设大泵保苗;疫情中,他们边防控边组织生产;洪涝时,他们及时导渗……

  2019年,该村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万元,村集体收入突破10万元。

  “扶贫扶志扶精神,立志立德立根本。现在村民生活水平不断上升,自身素质也在逐渐提高。”李霖说,工作队将继续努力,充分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让他们真正鼓足富起来的勇气、志气、豪气。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0年8月27日

万菁
相关新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力推山河披绿装 不让荒山进小康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一杯“好水”见小康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山清了,水绿了,腰包鼓了
中宣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团走进大藤峡工程
甘甜之水惠三湘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