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两会观察:新时代呼唤水利补短板强监管
 
分享到:
2019-03-20

  □本报记者 岳虹

  今年初召开的全国水利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总基调。今年两会很多代表委员关注水利行业,心系水利发展,通过提案、议案、讨论、建言等多种方式,传递出新时代呼唤水利发展补短板强监管的最强音。

  补短板强监管是发展的需要

  水利补短板、强监管,既是水利行业自身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强化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作用的要求。

  “加快在各行各业各领域推进‘互联网+’,拓展智能平台”“推动‘互联网+监管’改革”“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实施‘互联网+督查’”……“互联网+”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热词。

  补齐信息化发展短板,可以为水利行业强监管扫除技术障碍,加快水利现代化发展。许多代表委员认为,要抓紧补齐水利信息化工程短板,加快智慧水利发展,为水文监测、水资源监控、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水利信息网络安全等各个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以水为纽带,区域协同发展亟待发力。补齐区域协同治水工程建设短板,加强多方联合监管的体制机制探索,也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规划的实施,迫切需要加快补齐流域区域内的防洪、供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等短板,强化区域间跨省、跨行业的涉水监管与治理。

  “对于流经京津冀的大清河流域污染治理,更应突出三地协同治理。”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张金英说。

  一份由安徽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的《推广“新安江模式”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提案,记录了皖浙两省在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方面的探索,同时还建议将这种以水为主的生态补偿模式推广到林地、湿地、耕地、大气等其他各领域。

  “当前黄河流域的治理,主要矛盾已从对‘除水害、兴水利’的需求,转化为在防洪安全基础上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和谐友好’的需求。应着力构建东中西部、上中下游协同保护发展的黄河生态带。”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水利厅厅长孙运锋在小组讨论中建议。

  …………

  绿色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它对水利的要求包括但不仅限于完成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指标,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等。这对水资源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来自全国人大会上的信息表明,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作为反映高质量发展的19个约束性指标之一,2018年初步统计数较前一年下降了5.1%,并未达到下降5.2%的目标;为努力达标,促进经济向绿色发展转型,在下一步的监管工作中,坚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大对水资源的节约、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强度,任务依然繁重。

  补什么?强什么?

  以满足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

  人民群众还有哪些关于水的心愿尚未达成,哪里就是要补齐的短板;哪些水利工作群众还不满意,哪里就是需要加强监管的领域。通过补短板、强监管,不断满足群众对水的需求,激发全社会亲水、爱水、护水的热情,让群众成为河湖管理的参与者、涉水违法违规行为的举报者,成为治水的主体,从而真正实现治水为民、人民治水。

  ——还有千万农民兄弟姐妹存在饮水难问题?

  鄂竟平部长在今年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时给出了真切的承诺:加快补齐供水工程短板,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切实加强对农村饮水工程的管理,保障其良性运行;至少暗访3000个村庄,实现强力监管和问责。

  不少代表委员为此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仰协建议:“建议明确水源地保护的补偿机制,推动中西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

  ——人们向往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

  花大力气补齐生态修复工程短板,加大黑臭水体治理的监管力度,打好污水防治攻坚战。

  “建议加快实施湖北省一江三河水生态治理与修复、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二期工程,提高区域水生态环境承载力,实现水网互通、水量互济,重现河畅岸绿、荷香十里的水乡美景。”全国人大代表、孝感市水利勘测设计院院长许方盛希望通过补齐水利工程短板,促进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提升。

  除补齐短板外,宜居水环境的打造与维护同样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管手段。河湖长制目前已在全国全面建立,成为河湖管理的重要制度保障,也是强监管的有力抓手。

  “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推进工作,以前‘乱搭乱建乱堆’的现象不少,去年我们对这些违规违法行为进行了集中整治,效果是大家看得见的。”全国政协委员羊风极说。

  河湖管理创新实践不断涌现,许多地方积极探索建立“河道警长制”,为河湖管理注入强大的执法力量。“干净的水、安全的食物、清洁的空气,这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需求。”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袁友方说,公安机关有责任为生态环境保护添一份力。

  “建议大力推广‘民间河长’等做法,充分发挥群众接近一线的优势,让群众做好河湖生态破坏的发现者、生态保护政策的宣传者、生态治理工作的建言者。”全国人大代表、企业家张天任说。

  …………

  通过河湖长制这一有效抓手,治水领域的监管不再局限于水利行业本身,而是走向了全社会——大众共同关注江河湖泊治理的监管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补短板强监管 关键在落实

  落实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首先要正确处理“补”和“强”的关系,认识到补短板、强监管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的统一体。正如全国政协委员、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李原园所言:“要将补短板和强监管放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从保障国家水安全、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来系统谋划。”

  推动补短板、强监管落实落地,还需借助多种力量。不少代表委员建议,要坚持依靠法治的力量,为补短板、强监管的落地提供强力保障。

  长江保护法已被纳入了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计划,这部专职服务于长江全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以及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法律,其诞生指日可待。

  “建议以国家机构改革为契机,统筹修订与河湖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或出台河湖长制的专门法律法规。”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曹金萍说。

  全国政协委员、苏州科技大学城市发展智库(高级研究院)副院长宋青,则将目光转向司法手段,她建议推动环境资源诉讼产生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的资金化管理,来破解当前依靠诉讼途径补齐水生态修复短板中普遍存在的执行难问题。

  也有不少代表委员呼吁开展黄河全流域保护、节约用水等方面的立法工作。

  推动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水利补短板强监管的落实,也是代表议员们关注的焦点。不少代表委员就推动建立跨河流上中下游的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流域协同管理机制、提升水资源使用的信息化监管水平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两会已经圆满闭幕,心系水利的代表委员们从“人民的殿堂”离开后,将以更高的热情踏上新的履职征程,助推“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落实到治水为民的火热实践中!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9年3月20日

岳虹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全国人大代表罗小云:扎实推进生态鄱阳湖流域建设行动
全国人大代表孙运锋:治黄需要国家层面统筹谋划
全国人大代表曹金萍:合力推进河湖长制“名实相副”
两会观察:共筑命脉根基 推进乡村振兴
两会观察:共商治水大计 感受民生温度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