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河图洛书——洛阳厚重历史的文化标记
 
分享到:
2020-03-26
 

  提起河图洛书,每一个洛阳人都情不自禁地自豪,河图洛书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更是洛阳厚重历史文化的标记。

  关于“河图洛书”的记载,最早见于周代的《尚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西周的都城镐京在西,可见当时河洛一带已经有河图流传了。

  “河图”与“洛书”有两个不同的出处,就是“河出图”“洛出书”。相传,在华夏的先祖伏羲氏时,社会处于没有开化的蒙昧时期。人们或住在树上,或隐伏在洞穴中,追逐野兽,茹毛饮血。伏羲氏教给大家“结绳为网以渔”,养蓄家畜,建筑房屋,改善了人们的生存条件。这感动了上天,于是祥瑞迭兴,天授神物。

  有一天,一个龙背马身的神兽,身披龙鳞,背生双翼,高八尺五寸,凌波踏水,来到黄河之上。人们看到它的背上有圆点组成的图案,称其为“龙马”。龙马由黄河进入图河(今洛阳市孟津县),游弋于图河之上。伏羲氏看到后,认为是上天授予的神图,就依照龙马背上的点,画出了图样。所得到的“河图”又称为“河图之象”,图中有黑白相间的圆点排列表示出阴阳、五行、四象。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洪水泛滥。禹接替父亲治水,最终采用疏导的方式,治理了水患。有一次,禹治水来到洛河边,见河中有一大龟浮起,龟背上分布着黑白点,排列有序,这就是“洛书”。禹对其进行仔细研究,设计了“九畴”。后来他分天下为九州。

  据说伏羲根据图、书的形状,悟出了八卦,这就是《周易》的来源。

  河图洛书的传说体现了河洛地区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认识,彰显了华夏先民的智慧。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0年3月26日

见习编辑:尼冰琳
相关新闻
 
洛阳与隋唐运河
洛阳水席——我国历史最久远的名宴之一
龙门石窟——伊水岸边的文化瑰宝
感言|翟文亮:把黄河建成岸绿景美惠民的幸福河
洛阳与黄河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