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8月26日凌晨2点30分,一串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刚刚进入梦乡的黑龙江水利厅逊克抗洪抢险专家组的专家们。“快快快,车陆乡段的五孔闸翼墙发生倒塌,堤防发生严重透水塌陷!”一句简单的情况介绍,让黑龙江水利厅副厅长胥信平和技术处处长房建睡意全消,他们穿起衣服便带领其他有关专家火速赶赴现场。
在现场,专家们仔细察看险情后,立即与刚刚赶到的黑河逊克前指、逊克县委县政府以及森警负责人进行沟通,并商定抢险方案,一场争分夺秒的抢险战役在夜幕中悄无声息地拉开。直到26日上午11时,险情才基本解除。
而这只是专家组20多天的逊克抗洪抢险工作中平常的一幕。
逊克专家组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以超前的意识、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投入抗洪抢险工作中,与当地政府一起,用10年一遇标准的堤防成功抵御了近30年一遇的洪水,确保了逊克一片安澜。
以技术抵御洪流
8月以来,受黑龙江流域持续降水和额尔古纳河、额木尔河、盘古河、呼玛河以及俄罗斯境内结雅河来水影响,黑龙江沿岸多处江段超过保证水位,位于黑龙江中游的逊克段告急!
险情就是命令。黑龙江省水利厅迅速从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抽调多名水利专家,由省厅副厅长胥信平带队赶赴逊克,并与先期到达的黑河市水利设计院、水文局等单位专家一起共12人,组成了黑龙江水利厅逊克抗洪抢险专家组,为逊克县75公里的险工弱段“把脉开方”。
“洪水刚来时,我们连查险都不太会,更别说处理险情了。后来经过专家们的培训,现在遇到一般险情,我们自己都能解决了。”逊克县车陆乡副乡长郑一平说。据介绍,专家组初到逊克就印发了《险情处置技术要点》,还“兴师动众”地在抗洪抢险的关键时刻,对全县400多名巡堤员集训在高水位及退水期的巡堤查险技术要点,用浅显易懂的方式教会巡堤员查险除险的方法。“效果立竿见影。车陆乡排水五孔闸险情就是巡堤员在培训完当天,回堤上按照技术要点巡堤时发现的。”培训的主讲人房建说。
“停下,停下,沙袋不要再往上压了。你们这种险情处理方法不对。”8月25日,专家组巡视到宏伟村段时,发现抢险人员在处置一处滑坡险情时,将沙袋沿着坝坡一路码上去,赶紧制止。“这个滑坡就像一个人趴在坡上要往下掉,你们觉得想要防止他继续下滑,是顶住他的脚合适,还是趴在他身上压住他对呢?”几句直白简短的比喻,就让战士们明白了一个专业的技术问题,战士们赶紧把码放过高的沙袋移到了坝脚。专家们每每遇到问题,不论对方是领导,还是巡堤员、抢险战士,都深入浅出地给他们讲解防汛抢险技术要点。“让更多的人成为抢险排险的‘专家’,我们的堤防就会更加安全。”房建说。
“专家组的专家们用他们精湛的技术、高水平的职业素养、丰富的经验,为我们逊克的抗洪抢险工作提供了专业的技术保障,增强了我们抗战到底、取得抗洪抢险全面胜利的信心和决心。”逊克县县长姜晓刚说。
用责任保障安澜
“这个水坑是什么时候有的?有没有排查到底是雨水积水还是坝体透水?”8月25日一大早,副厅长胥信平,带着几个专家在干岔子险段巡视时,发现一段坝顶有小面积积水,赶紧叫来巡堤员进行询问,直到最后确认是雨水积水后,才放下心来,交代巡堤员赶紧找些沙土将积水坑填上后,才继续往前巡查。“抗洪抢险来不得半点马虎,尤其是现在,大家经过十几天的艰苦奋战,眼看洪水要过去的时候,更是不能麻痹大意。”胥信平语重心长地说。
在干岔子段,巡堤人员发现坝顶出现一条宽约1厘米、长约1米的纵向裂缝后迅速上报,专家组赶到现场后研判为后坝坡引起,虽然问题不大,但为了保险起见,专家组在坝后用推土机筑了一段“副坝”,确保抗洪安全。“你出一个缝,我筑一道坝。办法虽然看上去有点笨,但是有效,我们要确保‘万无一失’。”房建说。
无独有偶。在车陆乡段,一处堤防的坝后马道发生滑坡,处理一次后还是继续滑塌,于是专家组直接将滑坡段垒起一个山包,这样既解决了滑坡问题,同时还将这个山包作为附近堤段抢险的砂料场,可谓一举两得。
桩子打得牢不牢,编织袋码放位置是否正确,水下部分防水膜压得实不实……专家们每次上堤时,都会仔细查看,发现问题和不足,立即督促有关人员进行整改。就是凭着这样一份责任、这样一份务实、这样一份严谨,确保了逊克段江堤的安全,坚决将洪水挡在了堤外。
截至目前,专家组已连续奋战近20个昼夜,他们坚守在随时可能发生险情的堤坝上,巡查险情,研判指导抗洪抢险;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与战士一起堵管涌,压散浸;有的专家身体不适,又没时间去医院,就利用吃饭时间,把医生请到餐厅挨个就诊;蚊虫叮咬、江水浸泡、顾不上吃饭、通宵达旦更是他们的工作常态……他们用自己的艰辛,换来逊克无溃堤的抗洪抢险的全面胜利!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3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