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为了10.61万群众饮水安全——辽宁清原县“8·16”洪灾农村饮水工程抢修纪实

  □本报记者  马颖卓  罗兆军  见习记者  林琳

  2013年8月15至17日,辽宁省出现区域性大暴雨,引发局部地区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受灾最严重的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14个乡镇普遍受灾,损毁农村饮水工程216处,影响人口10.61万人。

  8月21日至23日,本报记者深入清原重灾区,了解农村饮水工程修复情况和群众用水状况。

  “硬任务”

  8月21日上午8点,汽车从高速路清原县南口前站驶出后,只见一派紧张忙碌的景象。南口前镇“8·16”特大暴雨洪水救援临时指挥部就设在这里。当天上午,辽宁省政府在此召开协调会,要求水利厅在22日下午3点必须解决南口前镇等重灾区供水问题。这是一项执行期限只有30小时的“硬任务”。

  洪灾发生后,辽宁省水利厅第一时间向受灾严重的清原县、新宾县派驻了368人组成的19个抢修工作服务组,紧急抢修临时供水工程。厅长史会云亲临灾区研究部署抢险救灾工作,副厅长邹广岐、孙占和,纪检组长孟宪胜等干部深入灾区,昼夜奋战在抗灾一线。同时,紧急调拨了抢修工作急需的水泵、发电机组、管材及65台各种施工机械。

  就在接受“硬任务”的前一天夜里,邹广岐副厅长与派驻清原县的6个工作小组及抚顺市和清原县两级水务部门负责人召开“解决灾区群众饮水工作会议”,要求集中力量尽早解决群众饮水问题,保证饮水安全。

  8月21日到22日,清原县的18个抢险组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饮水工程抢险战。

  “寻找合适的水源点”

  军令如山,作为南口前镇饮水工程抢险组负责人,省水利厅农水局副局长刘罡身上的压力陡然增加。南口前镇的饮水工程全部损毁,新井选在哪?道路刚刚修复,路况不好,施工机械能否如期到位?没有电,夜间施工会遇到什么问题?

  21日15时前,刘罡一边电话协调设备进场,一边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寻找合适的水源点。考察了一个又一个地点,仔细询问村里老人,哪里有泉眼,哪里以前有井,并最终确定了3个地点。

  21日16时,经过长时间跋涉,设备终于运了进来,人员设备到位,第一眼井施工开始。3个小时后,下衬管时出了点问题,一度影响了施工进度,技术人员马上寻找解决办法。夜色越来越浓,井越打越深,60米、70米、80米……大家的心都悬了起来;90米、100米……气氛越来越紧张。在打到101米时终于出水了!所有人都欢呼起来,而此时已是22日凌晨3点。虽然已经人困机乏,但他们没有人去休息,马上又投入到水泵安装、水管铺设、提取水样等工作中。让灾区群众早一刻用上放心水是抢险组成员的共同心愿。一个不眠之夜过后,南口前镇第一眼井正式启用。

  8月23日上午,水管员柳峰告诉记者:“已铺了3000多米管线,设立了7个取水口,水样正在化验中,检测一合格就能饮用了。”两天的时间里,另外两眼井也已经启用,正在安装水泵。分布在不同地点的三眼井,将南口前镇全部覆盖,村民已经开始从各取水点取水,开始灾后的新生活。

  井边,村民正在清洗被淤泥填埋的衣物和生活用品,村民王梅娟激动地说:“这为我们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家家屋里都是泥,没一样能用的东西。这要没水,咋洗呀?看着不就更闹心了。”她的丈夫接着说:“你们一定要好好报道报道,这几天把打井队的人累得够呛,开钩机的小伙子挖着挖着都睡着了。”

  截至8月22日12时,清原县10.61万灾区群众的临时饮水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提前完成了任务。清澈的井水通过管线流向灾区四面八方,稳定了灾区群众的情绪。刘罡说他们现在要做的是加密取水口,保证管网安全和水质安全。

  “10月底前永久饮水工程入户”

  临时供水工程通水的同时,永久性供水工程规划、建设也在紧急进行中。

  据辽宁省水利厅副厅长邹广岐介绍,“8·16”洪灾使辽宁省3566处农村饮水工程受到不同程度损毁,水利厅要求各抢险组对水毁工程逐一排查,摸清底数,研究确定工程永久修复方案,为灾后重建奠定基础。

  省农水局党委书记刘旭升是红透山镇水利工程抢险负责人。他带领抢险组进入灾区时,洪水仍未退去,道路不通,车辆无法通行,他们又沿着被水淹没的道路,爬山蹚河,一天走了十几公里,实地察看了每一处工程,掌握了翔实的第一手材料。红透山镇镇长王宇对水利抢险组敬业、负责的工作态度赞不绝口,一遍遍说着感谢的话。

  22日23点,清原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内灯火通明。忙碌了一天的各抢险组负责人从各村匆匆赶过来,参加抢险组碰头会。水利厅建管处处长赵志刚认真地记录着各组供水工程完成进度、解决办法、存在的问题、需要的机械设备和配件清单,并不时抬头提问、确认,根据各组进度、难度重新调配人员和机械设备。为了确保水利厅提出的“科学规划,临时措施与永久方案相结合,临时措施要实用,永久措施要耐用,两者有效结合,避免浪费”的灾区饮水工程修复工作要求,参会的三位水利厅领导一再强调,要利用省、市、县三级水利部门联合办公的机会,结合乡镇意见,制定科学合理的永久性供水工程方案。在程序上可以特事特办,但是关键环节必须按程序,必须保证质量。“好事要办好,还得具有持续性。”

  邹广岐副厅长告诉记者:“10月底上冻前,灾区永久供水工程建设要全部完成,不漏一屯,不漏一户。”未来2个月,他们仍将忙碌在灾后重建一线。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3年8月27日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