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强调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指出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这给农村水利改革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就此,我们采访了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司长王爱国,请他谈谈农村水利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情况及成效。

王爱国说,2011年是我国水利改革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农村水利发展十分给力的一年。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在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农村水利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一抓责任落实。我们将全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对重点建设项目与各省厅签订责任书,敦促各地逐级明确责任部门,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抓资金落实。中央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对农村水利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加,同时,我们敦促各地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各项政策,及时足额落实地方建设资金。三抓政策落实。及时提出落实相关政策的指导意见、实施细则或操作办法。同时,要求各地确保相关政策落到实处。四抓项目落实。督促各地提前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工程尽早开工,尽快完工。五抓改革落实。把解决工程管理薄弱问题作为农村水利工作的重点,采取政策扶持、典型推动、奖优罚劣等多种措施,初步扭转了重建轻管的不利局面。六抓基础落实。完成了农村水利“十二五”发展相关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了全国农田水利总体规划编制。加快了“农村水利条例”等相关法规立法进程,制定和完善各类建设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标准。强化科技创新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信息系统建设。
通过不懈努力,今年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和改革等各方面工作,均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全年共落实中央农村水利投资407.9亿元,比上年增长13.2%,特别是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达126亿元,较上年增长61.5%。去冬今春,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163亿元,较上年增加43.8%。今年,将又有6300多万农村居民和农村学校师生喝上方便、卫生的放心水,是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当年解决饮水安全人口最多的一年。第一批、第二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年度建设任务提前完成,以高效节水灌溉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启动了第三批重点县建设,并向牧业大县延伸。以乡镇(流域)为单元的水利服务机构、专业化服务队伍和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三位一体”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得到推进和加强。坚持不懈地开展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谈及明年的工作重点及保障措施,王爱国说,一是以狠抓完善和落实政策为重点,继续深入贯彻中央及水利部党组关于农村水利工作的决策部署,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重大政策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二是以土地出让收益10%用于农田水利资金的落实为重点,加大对农村水利的投入。三是以实现“十二五”目标为重点,大力加快农村水利重点项目建设。四是以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为重点,全面推进节水灌溉。五是以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带动为重点,调动社会大兴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六是以健全制度和强化监督为重点,全面加强农村水利项目建设管理。七是以全面推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深化管理改革。八是以做好全国农田水利总体规划为重点,进一步夯实基础工作。九是以加强作风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高队伍素质和行业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