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松辽水利委员会代表作交流发言

2012-01-31

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水利支撑
松辽水利委员会

  2011年,松辽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持续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了坚实水利支撑。
  一、优化配置,着力提升流域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
  根据新形势下水资源功能定位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快推进了黑龙江省引嫩扩建工程,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辽宁省北线工程,内蒙古自治区绰尔河引水工程建设,“东水中引、北水南调”的水资源战略格局初步形成,有效缓解了缺水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满足了城乡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有力推动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
  二、强化监督,狠抓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落实
  一是加快推进用水总量控制红线落实。开展了嫩江、第二松花江、拉林河和东辽河等省界河流水量分配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流域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把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审批作为落实用水总量控制红线的重要手段,严格限制在水资源不足地区建设高耗水项目。以嫩江和洮儿河流域为重点,以尼尔基、察尔森水库兴利调度为切入点,有效实施了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
  二是加快推进用水效率控制红线落实。坚持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严格按照行业用水定额标准审批水资源论证。强化取水许可监督管理,认真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开展了水资源管理专项执法检查。大力推行高效节水农业,积极支持东北4省(区)“节水增粮”行动,对黑龙江省204处新建灌区进行了水资源条件评估。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完成了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中期评估工作。
  三是加快推进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落实。积极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节能减排,启动了流域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和分阶段限排总量控制方案制定工作。强化水功能区和入河排污口管理,完成了重要江河水功能区复核和水质达标率分解,继续推进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开展了水功能区确界立碑和入河排污口标识设立试点工作。
  三、夯实基础,不断提高流域水资源管理水平
  以加强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夯实流域水资源管理基础工作。额尔古纳河、黑龙江、乌苏里江等国际河流水文站网进一步完善,建成了3个水文站和1个水质自动站;加强省界水质监测能力建设,开工建设了嫩江3个水质自动站。开展了松辽流域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前期工作。
  四、注重创新,努力建立有效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机制
  一是探索建立了水行政许可联动机制。强化部门、单位间协调配合,提高了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等水行政许可审批效率。将事前审批和事后监管有机结合,探索水资源论证后评估制度,联合开展监督检查,确保了水行政许可事项的逐一落实。
  二是逐步确立了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与各省区协商建立了省界缓冲区考核断面水质会商机制,定期召开水利、环保部门联席会,联合开展水资源保护专项执法检查,促进了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
  三是进一步完善了水资源调度应急机制。2011年6月,向海湿地连续干旱,缺水严重。按照水利部部署,我委迅速启动应急机制,积极协调内蒙古、吉林两省(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从沟通协调、制定方案到开闸放水,前后不到1个月时间,成功组织实施引察济向生态应急补水,有效解决了湿地生态危机。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1月30日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7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