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河南省林州市代表作交流发言

2012-01-31

立足发展 突出为民

着力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

中共林州市委 林州市人民政府  

  林州地处河南省西北部,豫晋冀三省交界处,是红旗渠的故乡,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我们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基层水利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了“市有专业队伍,乡有水利中心,渠有用水协会,村有水管专员”无缝隙、全覆盖的水利服务体系,彻底扭转了基层水利建设“网破、人散、钱缺”的被动局面。2011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后,我们充分发挥水利基层服务体系遍布城乡、熟悉水情、战斗力强的优势,科学规划,组织实施了以“珍爱生命线,重修红旗渠”为主题的水利建设大会战,决心用3年时间,投资9.7亿元,大打一场水利建设翻身仗。

  一、抓专业队伍建设,强化技术服务支撑

  按照“机构健全、职责明晰、反应快捷、服务发展”的原则,明确服务职能、明确服务领域、明确服务标准和服务设备到位,水利专业技术队伍的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目前,先后充实完善了抗旱服务队、抢险救灾队、水利工程技术指导站、水利技术推广站等8个公益性水利专业技术服务组织。经费由市乡财政补贴和从抗旱经费中解决,对公益性水利建设全部实行免费服务。在2008至2011年连续四年遭遇1957年以来的特大干旱中,水利抗旱服务队、抢险救灾队冲锋陷阵,发挥主力军作用,与广大群众奋战抗旱第一线,保证了全市20余万名山区群众和50余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安全,50余万亩小麦得到适时灌溉。水利大会战动工前,水利工程技术指导站、水利技术推广站等专业队伍积极发挥先遣队、排头兵作用,徒步勘察红旗渠渠线1500余公里,科学制定水利建设大会战规划,按照效益优先、先急后缓原则,对25公里干渠、220公里支渠、1100公里斗农毛渠制定了详实的技改方案,保证了水利建设大会战的顺利推进。

  二、抓乡镇中心建设,强化基层服务保障

  2011年4月,我们创新思路,先试先行,面向全国,从大专以上水利专业毕业生中公开招录48人,从原乡镇水利站工作人员中挑选3名正式干部,每个乡镇6人,全市16个乡镇全部恢复了水利服务中心,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新成立的水利服务中心,在水利大会战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积极组织实施本乡镇的水利建设项目,动员群众技改渠道722公里,清淤、治漏库塘236座,新打、维修旱井水窖3147眼。特别是原康镇水利服务中心及时对淅南干渠进行全面技改,使10年未全线通水的30公里渠道实现畅通,沿线四座池塘全部完成治理,彻底改变了有水渠不通、望水种旱田的困境,激发了百万群众大干水利的热情。

  三、抓用水协会建设,强化农村服务网络

  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水利设施重建轻管的问题,我们组建并完善了以渠系为单位、群众广泛参与的农民用水协会11个,充实调整了责任心强、群众威信高、常年住村的600名村级水管员队伍。在全市水利建设大会战中,协会利用“一事一议”,组织会员、发动受益群众日投工投劳2万余个,自修田间渠道310公里。协会直接与灌区管理部门对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灌溉成本,缩短轮灌周期,亩次灌溉费用降低10元,渠道水利用系数由0.5提高到0.58,年节水1200万立方米。市、乡财政每月对水管专员补贴200元,协会从每方水中提取5厘钱,用于日常运转,实现了农民用水协会的自我管理、自主经营、自我发展。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1月30日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7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