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足县情 创新机制
积极探索农业高效节水新路子
中共张北县委 张北县人民政府
近年来,我县按照“绿色崛起、集约节约、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创新节水机制为重点,积极探索农业高效节水新路子,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主要做法
第一,编制“一个规划”,加强对高效节水农业的指导。张北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内蒙古高原南缘的坝上地区,气候干旱、多风少雨,资源性缺水严重。同时,张北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用水占全县用水总量的86.2%,加之大水漫灌现象普遍,农水矛盾尤为突出。为此,我县编制完成了《2011—2016年农业高效用水初步规划》,计划用6年时间在全县推广高效节水模式,使全县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8以上,每亩年灌溉用水量从350立方米减少到120立方米。
第二,突出“四项重点”,探索高效节水农业新路径。一是实施农村水改,推进机制节水。以馒头营乡为试点,投资130多万元新上了用水自动监测系统,实现了刷卡取水。建立以“定额用水、以电折价、阶梯计费、设立基金、协会运作”为核心的农业节水新机制,实现了宏观上总量控制,微观上定额管理。以电折价,综合收费。按农业灌溉用水耗电量折价,每度电收取0.75元,其中0.28元为电费,0.47元用于人员工资和水利工程设施维修管护。定额用水,阶梯计费。用水超过定额20%以内的,超出部分按每度电上浮20%收取;超过定额20%以上的,超出部分按每度电上浮50%收取;年终未用完指标的,农户可自行流转或结转下年使用。设立基金,协会运作。通过政府注资和从享受国家项目资金的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承包农户的纯收益中分别提取一定费用,设立农业节水基金,由农民用水者协会负责管理使用。二是加强节水改造,推进工程节水。去年我县自筹资金完成了1.5万亩膜下滴灌、2350亩喷灌和6050亩管灌等节水改造工程,全县节水灌溉面积发展到27万亩,占灌溉总面积的74.5%。三是加快结构调整,推进农艺节水。根据水资源分布和地域条件,合理调整全县农业布局,全面推广农业栽培种植新技术。四是坚持依法治水,推进源头节水。全面推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项目审批。成立水资源管理执法队,强化源头节水。
第三,强化“三项措施”,保障高效节水农业顺利推进。一是政策扶持。从项目规划、手续办理、土地征用等各个方面向农业节水项目倾斜。二是资金扶持。通过县财政出资、提取10%的土地出让金筹措资金,对自主投资建设节水工程的,补贴30%—50%的工程费用;对发展大棚种植的,每个冬暖式日光温室补贴1—2万元,普通大棚和食用菌大棚每平米补贴10元。三是技术扶持。每个乡镇都成立了水利技术服务站,负责节水技术的推广、培训、服务。
二、初步成效
第一,节水效果明显。馒头营乡实施膜下滴灌后,每亩水浇地每年可节水120多方,全乡地下水水位从14米上升至13米。全县到“十二五”末将推广20万亩膜下滴灌,按此计算,每年可节水约2400万方。
第二,经济效益突出。经测算,由管灌改为滴灌后,每亩水浇地除可节水120方外,还可节肥50斤,节工4个,折合资金可节省成本300多元。
第三,社会效益显著。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不仅能推动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示范带动坝上周边地区走高效节水农业之路,而且发挥了导向作用,农业节水正在向工业节水、生活节水、生态节水等多领域延伸。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