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江苏省徐州市代表作交流发言

2012-01-31

推进水务一体化 做好和谐水文章

中共徐州市委 徐州市人民政府  

  徐州是全国40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近年来,在水利部和江苏省水利厅的直接关心指导下,我市把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作为战略决策,坚持天上水、地下水、地表水三水齐抓,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了最大效益,促进了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是坚持机制体制和管理职能彻底理顺。我们一手抓行政管理机构整合,把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职责划归市水利局,将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等涉水机构成建制划转。市水务局成立1年后,各县(市、区)水务局也全部挂牌成立,自上而下彻底实现水务一体化。一手抓多元化投入机制建设,在加大市财政投入的基础上,搭建市场化投融资平台,组建了徐州市新水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优化组合稳定性较好的水利存量资产,累计融资5亿元,有力推动了水务工程建设。以前投入水务行业的资金1年不超过1亿元,2011年达到了6亿元,2012年预计可达9亿元。

  二是坚持供水能力和排水能力全面提高。我们把解决群众吃水问题作为重中之重,首先加强小沿河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累计投入治理资金3亿元,水质达标率一直保持100%;积极改造地表水厂,兴建加压泵站,疏通管网瓶颈,水质、水量、水压得到保证,居民投诉率下降47%,供水公司实现扭亏为赢。把保障城市防洪安全作为首要任务,统筹调度闸站、管网、河道,预降水位、强化监控,对易涝地段派专人值守,避免了部门间沟通协调的时间浪费,曾经“逢雨必涝”的徐州再没有出现大面积积水现象。

  三是坚持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改善同步推进。徐州是北方少有的山水城市,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节点城市。我们统筹抓好治污、截污与调水工作,在市区新建7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从原来的29.5万吨提升到49.5万吨,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5%以上。实施完成截污导流工程,开工建设新增尾水导流工程,市区新铺设污水管网60公里,实现了“尾水归槽走、清水遍地流”。创造性贯通运河、故黄河、奎河三大水系,每年对市区补水换水5000万立方米以上,市区黑臭河道全面消除。统筹推进水生态水环境综合治理,通过实施故黄河、奎河整治,建成了集防洪除涝、滨河景观、生态环境于一体的城市亮点;通过采煤塌陷地整治,增做湿地、湖泊,扩大城市水面,形成了七湖绕城的新格局。

  四是坚持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开发保护有机结合。我们把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解决缺水问题的根本出路,以制度建设、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为手段,推广先进技术、产品、工艺,市区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达到国家先进水平,荣获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称号;成立关井办公室,基本完成主城区自备水源井封井,有步骤封停徐矿集团自备水源井,实现城市供水以地表水为主;加强市区供水和老小区管网改造,城市管网漏损率下降10%;加大中水回用力度,解决了引水上山工程以及电厂、消防等用水需求。把加强城市水务设施监管放在首位,通过委派驻厂代表、创造性引入美国哈希公司等第三方代表,监管工作准确到位、公平公正,确保了污水处理厂水质达标排放。通过确定水资源宏观控制指标和微观定额指标,推动水权水市场发育,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逐步形成了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1月30日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7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