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努力促进西藏水利跨越式发展
西藏自治区水利厅
2011年,西藏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水利投入在前几年先后突破10亿元、15亿元、20亿元的基础上,再突破30亿元大关,取得了一年一大步、几年上一个新台阶的显著成绩。
一、在前期工作上下功夫,以成熟项目争取国家大投资
一是实行前期工作区、地、县分级管理责任制,自治区每年和地(市)、县层层签订项目前期工作责任书,把各级水行政主要领导列为项目前期工作第一责任人,要求亲自抓、具体管。二是千方百计筹措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仅2011年,自治区级就从多个渠道争取项目前期经费1.9亿元,全区筹措项目前期经费近3亿元,有效保证了项目前期工作顺利开展。三是积极推动建立自治区项目审查审批厅际联席会议制度,确保项目快审、快批,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四是定期召开项目前期工作调度会议,对项目前期工作上不去的地(市)主要领导实行约谈制度。五是积极推行勘测设计招投标制,项目前期成果所在地政府领导和群众代表签字确认,重大项目先经厅水利技术委员会咨询,审查前先到实地踏勘,关键时期集中审查,集中修改。截至目前,国务院《“十二五”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项目规划方案》涉及水利的18个项目,已开工建设14项,4项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满足了大规模水利建设需要,项目前期工作走在了全区各行业前列。
二、在加快进度上出实招,采取坚决措施推进水利大建设
首先,我们在规范项目法人上做文章,原则上重点水利工程均由区地两级水利重点项目建设管理中心担任项目法人。其次,建立和完善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激励和约束机制,把项目建设列入领导任期工作目标责任,项目建设与投资计划挂钩、与年终单位评先选优挂钩、与领导政绩和升迁挂钩,动态管理、综合考核、公开评估。第三,适当超前安排项目建设,凡列入投资计划的项目,均提前准备,做到项目一下达,工程马上开工;国家投资暂未到位,积极争取财政垫资开工。第四,通过科学合理安排工期,基本做到了一年四季有活干。
三、在市场监管上动真格,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无事故
一是狠下功夫规范招投标工作,所有水利建设项目全部进入区、地两级建设工程交易中心,2011年在自治区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开标评标的水利工程就有90项。二是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工程质量问责制,对工程质量上不去、进度跟不上、多次出现安全质量事故的地区,主要领导要向上级机关作出检查、说明情况;对多次整改无效的,直接把整改意见送达当地党委政府;对情节严重的,停建本地所有项目,全面整改,并签订整改承诺书。三是充实和加强区、地两级质量安全监督机构,重点工程普遍设立质量安全监督项目站,全区所有重点项目全部纳入质量安全监督范围。四是严格招标履约合同管理,建立水利建筑市场“黑名单”和“市场退出”制度,严格将工程造价控制在批复概算范围之内,实现了无重大设计变更的目标。2010年我厅被评为自治区安全生产先进集体,2011年在自治区安委会质量安全评估中再次进入全区前3名。
为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我们成立了副厅级水利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地市水文大队全部升格为副县级局,充实了区、地两级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充分利用水利援藏这个平台,放心、放手、放权让援藏干部直接参与工程水利建设管理。同时,水利部各司局和对口单位也给予我们大力支持,仅2011年就为我区举办了7期培训班,培训人数近500人,为我区水利建设管理提供了重要人才保障。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