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决策部署
全面开启广西水利跨越式发展新征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
2011年,广西水利坚决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一、在大兴冬春水利建设上出“绝招”
围绕“声势持续加强不减弱,投资持续加大不减量,效果持续显现不减小”的目标,采取“四个非常”措施,冬春水利建设再掀新高潮。在自治区四大班子30多位省级领导的带动下,各级干部职工深入水利工地,创造了全民兴修水利的新纪录和里程碑式的新成绩。累计完成投资78.84亿元,同比增长20%;投入工日6015.4万个,同比增长44.8%;清淤渠道3.9万公里,完成年度任务的137%;新增渠道防渗6027公里,同比增长65%,新增恢复灌溉面积73.7万亩,完成年度任务的105%;改善灌溉面积453.4万亩,完成年度任务的111%。
二、在突出发展民生水利上出“实招”
一是水库除险加固完成多。将水库除险加固纳入年度绩效考评,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天,对进展滞后的项目开展挂牌督办,对问题突出的工程进行蹲点包干,做到不完成任务不收兵,高度重视建设质量,有序开展项目验收,确保完工一座、组织验收一座、发挥效益一座。实现开工559座,占年度任务的166%,完工303座,占年度任务的108%。二是人饮安全工程完成快。积极探索规模化集中供水,坚持进度和质量“两手抓”,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完成投资20.8亿元,占计划投资的105%,解决332.2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比增长11.1%。三是中小河流治理完成好。采取布置会、挂牌督办、通报等方式,狠抓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开工建设项目123个,完成堤防24公里、护岸40公里、清淤23.6公里。
三、在搞好防汛抗旱工作上出“狠招”
根据近年来灾害特点,汛前有针对性地开展大规模集中培训,有针对性地加强演练,有针对性地检查备汛;汛中狠抓责任落实,科学预报预警,突出重点防御,利用水库防汛值班电话GPS定位系统对值班情况进行随时随机检查,先后派出60多个督查组,采取分片包干、定点督查、挂牌督查、蹲点督查等方式,有效应对了局部地区暴雨洪水、台风灾害,大江大河堤防无一决口,大中小型水库无一垮坝,主要灾害损失指标比多年均值减少5-8成,洪涝灾害死亡人数比多年均值减少8成。针对1-4月局部地区发生的春旱和7-9月大部地区发生的夏秋旱,坚持把群众饮水安全放在首位,千方百计开辟抗旱水源,制定科学的用水调度和管理计划,组织服务队进村入户帮助群众抗旱,利用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使干旱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累计抗旱灌溉面积510万亩,挽回粮食损失44.76万吨,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分别为62.5万人、23.5万头。
四、在切实加大水利投入上出“硬招”
出台硬性规定,做到“五个确保”,即:确保水利投入增长机制落实到位,财政性资金对水利投入年平均增幅在10%以上。确保土地出让收益计提落实到位,各市、县(市、区)按土地出让收益的10%(其中10%由自治区统筹安排)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确保冬春水利建设资金落实到位,“十二五”期间自治区本级财政每年拿出2亿元用于末级渠系连片和“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确保水利建设基金政策落实到位,从城市建设维护税中安排不少于15%的资金用于城镇防洪工程和水源工程建设。确保水利前期工作经费落实到位,自治区本级预算内基建资金不少于12%用于重大水利项目前期经费。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