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为动力
努力开拓上海水务工作新局面
上海市水务局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国上下加快推进水利改革发展的关键之年。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水利部的关心指导下,我们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为动力,紧紧围绕全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大局,切实把保障城市安全、服务民生改善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振奋精神、攻坚克难、开拓奋进、创先争优,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各项目标任务。
一是水利改革发展乘势而上。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及时召开全市水利工作会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作动员部署,各区县也积极响应,召开区级层面水利工作会议,全市上下形成了共同推进水利改革发展的合力;出台了本市的《实施意见》,细化落实了责任分工,开展了针对中央1号文件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建立健全了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出台了水利建设基金、土地出让收益提取10%管理办法,预计“十二五”期间水利年均投入可达100亿,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进一步理顺了农田水利建设体制机制,全力推进水利(水资源)普查,形成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工作方案,并结合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进一步增强水利工程建设和安全质量管理,确保了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安全质量平稳受控。全年完成水利投资约70亿元,比2010年增长31%。
二是城乡防汛工作运行平稳。加快防汛基础设施建设,开展防汛安全专项检查,深化“下水道养护大会战”工作机制,加强预案演练和物资储备,强化防汛防台预警和汛期应急值守,做到了防汛措施扎实有力、应急处置及时有效,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确保了城市平安度汛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供水公共服务保障有力。长江口青草沙水源地建成通水,并成功应对了历史罕见的夏季咸潮入侵,1100余万市民用上了长江水。长江口东风西沙水源地开工建设。大力推进郊区集约化供水,着力提高郊区供水水质。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万元GDP用水量进一步下降,地下水开采发基本保持了采灌平衡。
四是治水治污取得重点突破。亚洲规模最大的污泥处理工程—白龙港污泥处理工程消化系统正式投产运行;国内规模最大的竹园污泥处理工程正式开工;全市污水处理能力大幅提高,达到691万立方米/日,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3%以上,污水收集管网基本覆盖每个乡镇。继续深化河道治理和长效管理,中小河道基本消除黑臭,城乡水环境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
2012年是上海深入推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攻坚之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精神,紧密结合上海水务工作实际,紧扣 “十二五”发展目标,把确保水安全作为履职尽责的首要任务,把提高供水水质作为普惠民生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惠农服务的重点任务,把推进水环境治理、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常抓不懈的战略举措,进一步提高水务基础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开创上海水务工作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