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实现水利跨越式发展,必须做好强基固本工作。要按照陈雷部长在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的部署要求,强化行业自身能力建设,在夯实水利发展基础上下工夫。
强化行业能力建设,夯实水利发展基础,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是水利工作的根基,是水利工作全面实现价值的基础环节。这个根基是否牢固,关系到中央制定出台的一系列覆盖面广、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兴水惠民政策能否不折不扣落实到基层、兑现到农户。2012年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而农村水利的建设管理基础在基层,健全和稳定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和机构,直接关系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要以乡镇或小流域为单元设立基层水利站,按规定落实人员和经费,加大对防汛专业抢险队、抗旱服务队、水利科技推广站、灌溉试验站等专业化服务队伍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积极探索建立村组水管员制度。力争到2013年年底,初步建立起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
强化行业能力建设,夯实水利发展基础,必须深入强化监督检查职能保障。监督检查是水利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有助于查找隐患,完善制度,预防风险。加强监督检查能力建设是履行好职能的前提条件。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关键一年。要针对水利投入大幅度增加、水利建设任务异常繁重的新形势,围绕完善规范监督管理制度、健全监督执法管理机制、增强监督管理机构和人员履行职责能力等方面做好工作,妥善解决人员编制、基础设施、经费保障等问题,进一步加强国家、流域机构和地方水利部门稽察监督管理机构、能力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全面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四个安全”。
强化行业能力建设,夯实水利发展基础,必须重点推动水利技术监督。水利技术监督工作涉及水利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是影响全局的基础性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密围绕水利中心工作,牢固树立法制观念、科学态度和责任意识,着重提高标准的质量要求,加快标准的制定进度,加强标准的实施监督,整体推进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质量检测工作。要适应民生水利快速发展的形势和需要,尽快制订出台当前急需的技术标准,抓紧修订不适应工作需要的规程规范,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要求加快水利技术监督发展步伐,保障水利发展。
强化行业能力建设,夯实水利发展基础,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水战略。党中央把水利放到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第一位,予以重点加强,对水利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严峻挑战和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的国情,水利发展从外延粗放型向内涵效益型的战略转变已迫在眉睫。为实现这一转变,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水战略。科教兴水,成为支撑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和必然抉择。2012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要以此为契机,着力强化水利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转化,不断加强水文站网体系和监测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水利科技含量和技术装备水平,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化。
强化行业能力建设,夯实水利发展基础,必须大力实施水利人才战略。要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全面实施《全国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基层水利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实施重点水利人才工程项目为龙头,以水利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水利人事人才管理信息化为手段,以加大人才经费投入为保障,大力实施水利人才战略,全面构筑水利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统筹推进各类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实,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水利干部职工队伍,为水利跨越式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
中国水利又好又快发展呼唤有关各方必须充分认识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清醒看到行业自身建设相对滞后、基层水利部门技术力量薄弱等困难和问题,狠抓各项基层基础建设,全面提升行业能力水平,为推动水利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2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