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委:凝心聚力实现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新跨越
|
|
2012-01-20 |
2011年,黄委按照水利部总体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为治黄事业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和民生水利的新要求,准确把握黄河水沙情势变化对治黄战略提出的新课题、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治黄工作提出的新挑战,以及治黄科学发展对自身能力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正确处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流域综合管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治黄阶段性目标与长治久安、治水治沙治滩与惠民富民安民、加快建设与强化管理、事业发展与提高能力六个方面的关系,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将重点业务工作分解,细化量化到个人
根据水利部的部署,黄委制定了落实中央1号文件任务分工的实施方案,对重点业务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分解为53条、63项,并细化工作措施,提出进度安排,把具体任务下达到单位和部门,落实到项目和岗位,量化细化到个人。各级通过专题讨论、辅导报告、交流座谈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领会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精心谋划加快治黄改革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在全河形成了层层抓落实、奋力推进治黄事业跨越发展的良好氛围。
着力打造顶层设计 扎实推进重大规划与重点项目前期工作
根据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2011年黄委进一步修改完善黄河流域综合规划、黄河下游滩区综合治理规划、黄河下游滩区安全建设规划、黄河流域(片)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完成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规划、青海省三江源区水资源综合规划、青海湖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黑河流域综合规划。完成提交了黄河流域主要支流、西北诸河及蓄滞洪区治理专项规划、黄河流域(片)“十二五”大型水库建设规划和中型水库建设规划、黄河流域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成果。全面推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规划、湟水流域综合规划、红碱淖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启动了黄河流域(片)水中长期供求发展规划、黄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黄河河口海岸滩涂开发治理管理规划等一批支流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
黄委还进一步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前期和基础工作。黄河下游近期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一期项目建议书,经国家发改委主任办公会议研究通过。小北干流和三门峡库区近期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通过中咨公司评估。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初步设计概算经水利部批复,已进入实施阶段。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项目建议书、黄河下游“二级悬河”近期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水利部审查,上报国家发改委立项。黄河古贤水利枢纽项目建议书通过水利部水规总院审查,可行性研究任务书经过水利部审查。引江济渭入黄方案研究、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方案论证等取得新进展。黄委水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列入全国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和全国中小河流治理与中小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37座直管病险水闸列入全国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专项规划。黄河下游1:10000河道地形图测量进入实施阶段。
科学调控,确保黄河安澜 努力实现调水调沙目标
2010~2011年度凌汛呈现出封河长度大、冰层厚、封河速度快、封河水位低、冰下过流能力弱等特点,黄河防总会同有关省区,周密部署,科学应对。不断加大清障力度,强化督促检查,并利用遥感、空中侦察、定点观测、巡测等多种手段,为防凌决策指挥提供科学支撑。通过水库及应急分凌工程的合理调度,结合空中轰炸、冰面爆破等措施,全力排除冰坝和冰堆险情。及时转移安置受凌汛威胁的群众,科学实施上控、中分、下泄的调度方案,使14.4亿立方米槽蓄水增量得到均匀释放,最大程度地减轻堤防压力,实现了平稳开河。
汛前,按照积极稳妥、有效调控的原则,科学制定目标,精心优化方案,抓住有利时机于汛前实施了第13次黄河调水调沙,全面实现水库减淤、河道冲刷、刁口河流路全线过流、湿地生态恢复等多重目标。通过中游水库群水沙联合调度,实现人工塑造异重流排沙出库。三门峡水库排沙2890万吨,实测最大出库含沙量304千克每立方米。小浪底水库最大出库含沙量263千克每立方米,排沙 3660万吨。进一步巩固了下游河道主槽4000立方米每秒的最小过流能力。考虑下游河道引水引沙,河道排沙总量5000万吨。
2011年9月,黄河流域发生严重秋汛,渭河临潼水文站出现1981年以来的最大洪峰流量,黄河干流潼关水文站出现1998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流量,伊洛河发生十年一遇的洪水。在国家防总、水利部的正确领导下,黄河防总和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四省防指密切配合,针对本次洪水含沙量低的特点,统筹防洪减灾与抗旱蓄水。通过小浪底、故县、陆浑等干支流水库的拦洪削峰,使花园口水文站洪峰流量由自然状态下的7800立方米每秒减小到3120立方米每秒,黄河下游河道2900平方公里滩区、115万居民和330万亩耕地免遭洪水淹没之灾,减少经济损失154亿元,避免了陆浑、故县水库库区和伊洛河夹滩20余万人的迁移安置。坚持防洪减灾与蓄水兴利相统一,秋汛洪水期间,陆浑、故县、小浪底水库蓄洪增量达58亿立方米,为今冬明春抗旱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1年冬春之际,黄河流域及供水区普遍干旱少雨,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四省出现秋冬春连旱,干流引黄灌区农作物受旱面积达2200多万亩,应急抗旱用水与引黄济津、引黄入冀应急调水矛盾突出。黄河防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防总和水利部领导指示,采取综合措施积极应对。晋、陕、豫、鲁四省从黄河干流引水量达9.1亿立方米,应急抗旱浇灌面积1134万亩次,为缓解严重旱情,确保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引黄济津应急调水历时172天,天津市收水 4.199亿立方米。引黄济冀历时149天,河北省收水2.782亿立方米,白洋淀收水0.93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天津市和河北省供水的紧张局面。
积极推进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实现黄河连续12年不断流
2011年,黄委强化用水总量控制和调度管理,在流域旱情严重的情况下,实现黄河连续12年不断流,连续6年干流无预警,受旱省(区)干流超用水幅度基本控制在5%之内,实施统一调度的9条支流基本按计划用水,水库和省际断面下泄流量基本达标,黑河调水首次实现东居延海春季两次进水,实现尾闾湖泊东居延海连续第7年不干涸。
不断强化水资源管理技术支撑和水资源保护。开展黄河区和西北诸河区2015、2020、2030年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分解工作,启动渭河、泾河、无定河、大通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制订。加强黄河取水许可总量控制管理,初步构建起黄河流域取水许可台账管理系统,组织开展了取水工程计量设施专项检查和水资源专项执法检查。落实用水效率红线,在新疆开展地区级规划水资源论证试点工作,全面完成黄河流域片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中期评估工作。继续推进黄河水权转让,完成了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黄河南岸灌区一期水权转让节水工程核验。完成流域水功能区复核,成果正式上报水利部。开展流域省界断面水质监测全覆盖调查监测,调查监测覆盖率由45.3%上升至100%。首次启动全流域入河排污口全面核查,会同流域各省(区)水利部门重点开展泾河水系省界缓冲区、黄河干流内蒙古河段入河排污口联合执法检查,与流域8省(区)水利、环保部门共同签署黄河流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信息沟通与协作机制框架意见,进一步完善了流域与区域相结合、水利与环保相联合的黄河水资源保护管理机制。顺利完成花园口、利津水质自动站建设,进一步提升水质监测基础支撑能力。
大力推进依法治河、依法管河 科技兴水取得新进展
2011年,黄委全面启动黄委“六五”普法工作。积极开展黄河法立法专题研究,推进了东平湖管理办法立法进程,修订了黄河下游浮桥防汛管理办法。认真抓好审计署公布的违规占用黄河河道建设项目的整改工作。完成黄委规范性文件清理并向社会公告。开展省际边界水事纠纷排查化解,严厉打击了各类水事违法行为,制定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办法等规章制度,探索建立与流域省区协调的监督管理体系,全年督查部批生产建设项目374个,督查率达100%,全面推进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高度重视国家审计署专项审计调查整改工作。有针对性地出台7个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加强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的使用和管理。
黄委不断强化科技在治黄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围绕黄河自然规律、关键技术、经济生态等重大问题开展研究,一批优秀科研成果获得2011年度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河南省科技进步奖,“黄河水沙评价与调控关键技术研究”列入科技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研平台建设继续得到加强,大力推进多边、双边国际交流,与荷兰 AGT公司签订了研究防洪工程险情预警预报系统合作协议。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党的建设、 干部队伍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黄委把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创先争优和机关思想作风建设的着力点,把党员履诺践诺作为重要抓手,全河命名了61个“党员示范岗”,52个“党员示范窗口”,努力把创先争优活动和思想作风建设落实到谋划治黄科学发展上,落实到全面完成重点治黄任务上,落实到培养一流作风、打造一流队伍上。
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加强年轻干部实践锻炼,选派干部援疆、援藏或到基层挂职锻炼,深入实施治黄人才战略,全面推进新一轮大规模干部培训,举办黄委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与作风建设培训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研修班等20多期重点培训班和10期黄河讲坛。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积极推进具有黄河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加大办案治本的同时,加强廉政和警示教育,在全河推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深入开展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黄河文化建设,配合水利部、中国作协开展“行走黄河看水利”活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深入,举办了迎国庆革命歌曲演唱会和篮球、兵乓球、羽毛球、排球比赛等一系列文化体育活动。河南河务局、山东河务局荣获201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黄委再次获得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黄委机关通过水利部、河南省组织的全国文明单位复审。山东黄河物资储备中心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全河精神文明单位创建率达84.3%。
2012年,黄委将以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在水利部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和民生水利新要求,以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为己任,凝心聚力,努力开创治黄工作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
|
王红育 蒲飞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