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水利战略地位大幅度提升,水利迎来千载难逢的机遇。2012年如何进一步加快内蒙古水利改革发展,自治区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戈锋谈道,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2011年1号文件和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及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安全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和民生水利四大任务,全力提升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能力。
戈锋表示,一要落实责任,加快推进水利前期工作。重点推进文得根、扎敦河、燕子窝水库和“引绰济辽”调水等工程前期工作,加强黄河、辽河、嫩江等重要江河及中小河流治理的前期工作,争取尼尔基、绰勒水库下游灌区开工建设,启动实施跨盟市水权转换试点工作。二要超前部署,全力做好防凌防汛抗旱工作。完善和落实各项防凌预案,全力夺取黄河开河期防凌工作的全面胜利。科学应对可能发生的春夏连旱,加强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旱情监测预警系统、抗旱服务组织和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突出抓好病险水库、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着力防范中小河流洪涝灾害和山洪地质灾害,切实做好夏汛期防汛工作。三要大力兴水,切实增强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加快海勃湾、红花尔基等在建工程建设进度,全力推进文得根、扎罗木得等重点水资源配置工程开工建设。加强中水、疏干水和劣质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实施跨盟市黄河水权转换,加快实施列入国家规划的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支持农牧民兴建小微型水利设施,发展城乡一体化供水。全年解决农村牧区100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戈锋说,解决本区用水问题,兴水是治本之策,节水是当务之急。要加快转变用水方式,全面实施“四个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建立政府涉水资金整合新机制。重点抓好23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加快牧区节水示范项目建设,全年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50万亩。严格禁止新增地下水水源井扩大灌溉面积,严禁高耗水项目开发利用地下水。积极推动建立黄河流域“减沙换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机制,全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0万亩。全力推进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探索建设具有内蒙古特色节水型社会的有效途径。特别是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抓紧确立“三条红线”,推进配套制度建设,创新区域水公共服务管理模式,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加快农牧民用水合作组织及能力建设,制定农业灌排工程管理运行费用由财政适当补贴措施,探索实行农民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超定额累进加价的具体办法。
戈锋说,要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大幅度增加地方各级财政专项水利资金。尽快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解决好土地出让收益与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需求不匹配的矛盾。落实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政策,严格征收和使用管理。推进经营性水利项目进行市场融资,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采取以奖代补、先干后补、民办公助等方式,充分调动农牧民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2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