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大旱之年无大灾 水利工程功不可没

2011-06-24

  今年入春以来至6月份,一场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肆虐湖北秭归县,致使12个乡镇20多万人口受灾。在当地屈原镇西陵峡村,农户的水窖基本见底, 65%的树木新叶存留无几,花蕾还没开就脱落,持续干旱造成了果园虫害泛滥。而在不远的郭家坝镇文化村,却是一片柑橘长势喜人、丰收在望的景象,当地农民增收已成定局。

  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委,两个村子的差异主要源于农田水利抗旱设施的完备程度。据了解,西陵峡村大部分人家没有抗旱水窖,仅有的几处也由于建设时间早、工程标准低,造成蓄水保水差,抗旱能力严重不足。而文化村柑橘园中,抗旱水池星罗棋布,柑橘园基本上在水利灌溉工程的可控范围之内,能够得到有效灌溉。

  面对同样的旱情,两个村子不同的命运,充分证明了大旱之年,有无水利两重天。

  大旱之年无大灾

  去冬以来,我国冬麦主产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发生严重干旱,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受旱程度深。

  去年10月至今年2月上旬,黄淮、华北地区降水异常偏少。我国冬麦区大部累计降水量比多年同期偏少5至9成,重旱区长达3个多月无有效降水。受此影响,旱情快速发展蔓延。

  无独有偶。今年入春以来至6月初,又一场干旱席卷了长江中下游、江淮地区。该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4~6成,河湖水位持续偏低。其中,尤以湖北、湖南的旱情最为严重。

  干旱事关粮食安全,事关百姓生活,事关经济发展。

  旱情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旱区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加强领导,国家防总、水利部周密部署,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旱区各级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

  由于各项抗旱措施得力,抗旱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去冬旱情出现至今年,冬麦区8省累计启用机电井170万眼、泵站1.7万处、提供抗旱用水210多亿立方米,抗旱浇灌麦田3.7亿亩次,6成麦田实施了抗旱春灌,有效保障了冬小麦顺利返青拔节。南方地区的旱灾损失也已降到最低。当前正值麦收时节,今年夏粮已丰收在望,保证了大旱之年无大灾。

  水利工程功不可没

  一切为了抗旱。面对旱情肆虐,国家防总、水利部充分调度各类水利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三峡工程、丹江口水库……一道道水闸开启,一座座泵站启动,源源不断的甘泉流进沟渠,流入田间,流向千家万户,有效缓解了旱情,减轻了灾害。在夺取这场抗旱斗争胜利的过程中,各类水利工程功不可没,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水库下泄保证灌溉水源

  今年冬麦区抗旱期间,黄河防总3次加大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至900立方米每秒,同时调度万家寨水库下泄流量稳定保持450立方米每秒,保障了下游河南、山东引黄灌区以及中游山西、陕西引黄灌区的灌溉用水要求。据统计,冬麦区抗旱期间沿黄灌区累计引黄河水近20亿立方米,完成抗旱春灌面积2400多万亩,有效保障了小麦顺利返青拔节。

  面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的严重旱情,国家防总科学调度三峡工程和丹江口水库为中下游各省抗旱补水,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今年以来,三峡水库累计向下游补水212亿立方米,其中5月份以来补水61亿立方米。受三峡水库持续补水影响,长江中下游干流各站水位较近期最低水位回升1.39~3.04米,补水效果十分明显,为长江沿线各省市引水抗旱提供了重要的水源保障。同时,丹江口水库5月底以来一直维持800立方米每秒的下泄流量,解决了湖北部分地区中稻栽插的水源问题。

  大型灌区提高灌溉保证率

  在河南省引黄灌区,今年37座引黄口门最大引水流量达到370立方米每秒,超过2009年春最大引黄抗旱流量302立方米每秒,日最大引黄河水量达3133万立方米。由于动手较早,对引水和输水渠道及时进行了清淤,灌区引黄能力显著增强,引黄水量大大增加,有效降低了干旱的影响。抗旱期间,引黄灌区共引水9.41亿立方米,引水量比去年同期多3.27亿立方米,较好地保证了冬小麦的灌溉需求。

  节水改造项目完成并投入运行的山东省位山灌区,各项水利工程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益大大提升。今年抗旱过程中,位山灌区通过工程合理调度和水资源优化配置,保障了小苗春灌面积并未减少,春灌第一水小麦灌溉面积达到380万亩。春灌抗旱工作的充分准备和水利设施作用的充分发挥,使得今年小麦亩产有望突破往年。

  湖北省襄阳市引丹灌区,是国家大型灌区。面对罕见大旱,引丹灌区积极应对,科学筹划,抢抓丹江口水库有限水源,向灌区供水抗旱,共引、提水5.73亿立方米,抗旱面积达160万亩。大型灌区骨干工程抗旱蓄水保丰收作用的发挥,受到了灌区群众的好评。

  “小农水”发挥大效益

  在山东省枣庄市,水利和渔业局局长杜传芝谈起“小农水”在抗旱中发挥的作用,如数家珍:“近几年,枣庄市新建、续建、改建、扩建了6000多项中小型水利工程。在本次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面前,全市各类水利工程发挥了显著的抗旱效益。其中岩马水库放水2700多万方,灌溉农田15万亩;胜利渠灌区引水3000万方,灌溉农田20万亩,有效缓解了全市旱情”。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纳入2010年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的工程全面发挥效益,为商丘市粮食核心区建设及大旱之年再创夏粮产量新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洋坪镇双路村,地处山区平原相连、丘陵岗地交错的区域。近几年,通过“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新建成旱能灌、涝能排、配套齐全的农田末级渠系。得益于这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面对今年的严重旱情,当地的农民却没有感觉到明显的灾情。

  大旱之年的经验与启示

  近年来,国家陆续实施了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项目、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等。大部分灌区的严重病险和“卡脖子”工程基本得到改造,提高了工程安全运行率、配套率和完好率。在今年这一大旱之年,这些工程在抗旱的关键时刻发挥了显著效益。

  “有了工程抗大旱,没工程只能瞪眼看,有无水利工程两重天。”这是旱区百姓的心声。夺取今年抗旱胜利的实践证明,农田水利建设基础好、工程保证率高的地方,其抵御灾害的能力就强;基础差或工程老化破损严重、保证率不高的地方,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则脆弱无力。

  虽然近年已下大力气实施了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开展了大规模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尚有许多的大、中、小型灌排工程需要改造建设。正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所说,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今后十年,农田灌排工程建设仍将是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日益完善的工程体系为保障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水利支撑,前景可期。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6月24日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050575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