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5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省长吴新雄发言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姚木根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水利网站3月5日讯(记者 欧阳光)在听取了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后,3月5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举行全体会,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接受集体采访。
“我们将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切实保护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大力发展低碳与生态经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一步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努力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省长吴新雄说,“过去一年,江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回升向好、逆势上扬的态势,呈现出农业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胜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生态环境得到更好保护和开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五个鲜明特点。贯彻落实好温总理的报告,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已于去年12月12日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准。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
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姚木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了国务院在批准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之后,江西省委、省政府采取的一些重大举措。他说,国务院批复规划之后,全省上下欢欣鼓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推进,做了四项具体工作。第一,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动员组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做到深入人心,形成共识。第二,按照国务院精神,处理今后一个时期需要着力抓好的有关工作,包括需要落实的一些主要建设内容,需要出台的一些相关政策,需要先行先试的一些改革探索。第三,加强与国家部委的对接,形成上下联动,共同落实好国务院的精神。第四,根据总体规划要求,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详细的,分区域的规划,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要求扎扎实实的落实到位。
据了解,2009年,江西扎实推进四大生态工程建设。重点推进县市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建设,85座污水处理厂基本建成并陆续投入运营。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完成造林绿化面积560多万亩。推进以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为主的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建立了8000个村点的垃圾处理点,完成5万个自然村、500个集镇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推进“五河一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科学划定“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生态保护区范围,取缔关闭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设项目37个、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28个,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169万千瓦。全省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80.2%,11个设区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0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