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水淡化工艺吸引了记者们的目光

记者参观海水淡化的生产过程

淡化后的水味道不错
中国水利网站讯 (记者 欧阳光) 10月24日,“节水中国行”记者团来到了四面环海的浙江省岱山县,见识了一个淡水资源极度匮乏的海岛城市的用水之路。
“岱山县有三种用水来源,一是境内的水库、山塘集水,主要靠集蓄雨水;二是从宁波用船运水,每吨约20元;三是海水淡化。”岱山县水利水务局局长邱宜伦向记者介绍说,“海岛缺淡水给全县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成为了制约岱山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而海水淡化,向大海要淡水成了解决岱山缺水的重要途径。”
作为解决岱山缺水的重要途径,近五年来,岱山县积极建设海水淡化工程,共投资1.3亿元建成了本岛5000吨/日反渗透海水淡化厂、长涂岛5000吨/日海水淡化厂、秀山岛3000吨/日海水淡化厂、衢山岛5000吨/日海水淡化厂,全县淡化水量规模达到1.8万吨/日,目前规模居全省之首。海水淡化后的出厂水水质经过卫生监督部门的检测,所有的指标全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海水淡化后的水直接进入供水管网,保证了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和临港工业用水,占到总用水量的30%。
得来不易的淡水资源使得岱山县严格控制用水定额,邱宜伦介绍说,岱山县目前已经实行了阶梯制水价,对用水0~8吨的城镇居民,确定水价为3元/吨,8~13吨为4.5元/吨,13吨以上为8元/吨,严格的水价制度,使得岱山县每年可节水150万立方米,约占用水量的10%左右。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9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