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创新实践演绎现代水乡关系

2013-04-18

  水和城市的关系到底可以多密切?

  是孕育城市生命、绘就城市风貌,还是塑造城市品格、引领城市发展?在全国水利现代化试点省份——水乡江苏,水和城的关系从不曾像今天这样新鲜、多元和密不可分,如此同呼吸共命运。

  创新,是江苏探索现代水乡关系的关键词。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战略。”江苏省副省长徐鸣的话掷地有声。

  “治水思路的创新是水利现代化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江苏省水利厅厅长吕振霖说,“2011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水既是一种自然资源,又是一种经济资源,这对水利未来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也将给水利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将水利资源管理效应和经济开发效应有机结合,治水实践与经济社会发展互为促进、多方共赢的一个个成功案例,显示着对水利双重资源属性的认知和创新,正突破旧有桎梏,激发更大的智慧和能量。

  建设水利现代化的激昂鼓点,正急切叩击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书写美丽水乡新的乐章。

  魔力之水:一座城历史与传说的崭新再现

  如白蛇传说里一夜间漫了金山寺的天上之水一般,镇江之水的前世今生仿佛都带了些横空出世的魔力色彩。

  2002年12月,当镇江水务投资公司成立时,并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一举动的特殊意义。

  从看家的水利工程建设,到能够展示专业优势的水环境工程建设,再到当仁不让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体之一,水投公司用8年实现“三级跳”。从20万元起家,已扩展到注册资本10亿元,总资产规模超过250亿元。

  周忠亮是润州区和平路街道金江村的一名渔民。今天,站在金山湖边,他怎么也不相信这是曾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没想到退渔还湖之后,我们原来生活的地方会这么的美!”

  四年前,金山周边,是破烂低矮的平房、纵横交错的鱼塘、蓬蒿垃圾的天堂。而今,这里是一片比杭州西湖还大的滨城水域——金山湖。泛舟其上,烟波浩渺的湖面,长空无垠,波光粼粼,白鹭自在翱翔……

  无独有偶,从几年前臭气熏天的大东滩垃圾填埋场到如今的滨江风光带,沧海桑田的转变中,镇江之水的魔力再现。

  这世间并无魔法,镇江的光芒,缘于认识跨越、慧眼独具。

  镇江市委、市政府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重新审视水利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镇江要实现跨越发展,城市水利首先要跨越发展”,“抓住水就是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血脉”。

  “如果没有当年的果断决策,随着泥沙的不断淤积,金山湖所处的水域,现在将会是一片滩地!”市水利局局长王梅芳言语中充满豪情与欣慰。

  而水投公司形成的“以水带地、以地生财、以财兴水”的投融资模式,走出了水利与环境建设相协调、水利与新城区建设相融合的新路子,实践了投资、建设、管理三位一体的建设管理模式,为城市水利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站在北固山头俯瞰长江,万顷湖面,烟波浩渺,沙鸥翔集,水天一色,岸芷汀兰,郁郁苍苍。“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的豪迈与雄浑,正从书卷回归现实!而金山湖“水漫金山”图景初现,美丽传说浪漫回归,“一水”串“三山”的全新风光更是古城千年文化在今天的水利改革发展中的延续与拓展。

  能量之水:一座城发展突破的新增长极

  从苏州向南约40公里,便会看到吴江市松陵城区的指示牌。在这远离市中心的地方,真的有传言中房地产开发商眼里的淘金热土?从绿城集团宋卫平到香港的李兆基,在纷至沓来的宾客面前,到底是什么样的一块地,有如此独特的魅力?

  站在滨湖新城规划区附近,湖岸边一座座高楼正拔地而地。但显然,楼群不会是这块土地吸引目光的关键。它的魅力全因一旁经整治后重现的万顷湖面。

  截至目前,东太湖实现退渔面积16.9万亩,退垦面积约6万亩,大小相当于18个金鸡湖的水面重新回到了太湖怀抱。

  东太湖生态环境的改善,带来了防洪、供水等多种效益,同时拉开了滨湖新城规划建设的序幕。然而,更大的能量还在被激发。“把太湖搬到城里去”,这为苏州打造滨湖新城,走向“太湖时代”打下坚实基础,还为城市结构调整和产业提升创造了空间。

  对苏州而言,起步于90年代的工业园区和高新区目前正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苏州下一个区域增长极在哪里?

  东太湖地区,一个苏州未来可以利用的最主要的空间资源,一个从“运河时代”走向“太湖时代”的重要空间载体,有力回答了这个问题。

  作为苏州“一核四城”中的重要一极,滨湖新城正是以其毗邻东太湖的优越区位条件、全新整治后的亲水生态环境、广袤的土地资源引来了国内外各大投资商。

  “水利是提升经济社会生存发展的一个平台,不仅是支撑和保障发展,不仅是发展当中的组成部分,而是水利能够搭建一个平台,推动社会发展。这个理念一提出来,水利的文章就做大了。”市水利局副局长赵瑞龙说,“东太湖治理工程的实施不仅拉动了一个新城市的发展,也使水利自身地位得到提升。”

  幸福之水:一座城优雅转身的新名片

  泰州,一座没有山只有水的苏中小城。

  通过合理开发和利用河、湖、湿地资源,泰州接连拿下一个国家5A两个国家4A,成功打造出溱湖、凤城河等一批旅游品牌,将水旅游资源做得风生水起。

  2011年,1300万人游泰州,旅游总收入146亿元。泰州市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在“经济指标成倍增长”这一重要段落,“旅游业成为发展新亮点”成为抢眼的一笔。

  可几年前,溱湖还是个湖床淤积严重的“野湖”,凤城河被城市污水折磨得奄奄一息,泰州也只是个依靠周边城市打入旅游市场的怯生生小兄弟。

  清淤,整治,水利人还给了城市一个个水清景美的新貌,并在治理中,把历史、文化与水利工程建设融为一体,为旅游开发和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今日再游荣升国家5A级风景区的溱湖,约420公顷的水域中,湖泊、河网和星罗棋布的洲滩岛屿相映成趣。渔家船娘,摇着橹,唱着苏北小调。荷叶、睡莲、芦苇与野鸭、鸳鸯、天鹅构成一幅自然画卷。

  悠悠溱湖水还承载着厚重的水文化。会船,是当地群众为纪念南宋抗金死难将士的一种祭祀活动,通过多年积淀,演变成一种文化现象。每年清明前后,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民俗盛景都在这里呈现。

  再看如今的凤城河,河水清亮,长达6.7公里的水系如同一条项链围绕着泰州城。千年古城河,正发挥着公共滨水空间功能,展现迷人的都市水韵。

  水在变,城市形象在变,人的生活在变。

  29岁的周震乾自小生活在溱潼镇上,溱湖旅游发展给镇子带来的变化让他感慨:“不仅是拉动经济、美化环境,还留下古镇风貌,留住了历史和文化遗产。”

  今天,“水城慢生活”已成为泰州新的名片。凭着演绎以水为魂的城市特质,泰州已优雅转身,成为长三角新兴旅游目的地。

  “泰州在水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的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尤其是该市在水利工程中已注意到水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水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尉天骄说。

  “这城不很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多。”700多年前,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游历泰州时曾这样称赞。从当地人“早上皮包水(饮早茶),晚上水包皮(泡澡堂)”的俗语,到如今水城慢生活的悠闲,泰州城的尘世幸福将一直与水息息相关。

  生命之水:城、水、人的新哲学

  在当前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统筹推进的新阶段,水利承载着新的使命。水是生命之源,而它所给予的生命力,对城市而言,何尝不是激活更多能量的澎湃动力。

  以上,只是水利智慧、水利生产力的创新实践在江苏的缩影。在常州,滆湖治理和武进城市水务一体化改革同样耀眼。在淮安,白马湖正重新恢复生机,担负起城市生态和经济发展的双重“绿肺”功能。还有水利信息化的广泛运用、水利工程建设中与景观和水文化的结合、湖泊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江苏水利人以别具特色的“江苏智慧”走出一条条创新发展之路。

  采访中,我们一直想为这样的“江苏智慧”找到破解密码,常州水利局一位工作人员一番简单而平实的话给了启示:“开始也没有想什么创新理念,就是想尽方法把人民托付的工作做好。”而吕振霖厅长的一席话,同样简单却饱含深意:“水利现代化的成果,最终要由老百姓来评价。”

  邦由城所组,城由人所聚。远古时期人类的傍水而居,造就了后来一座座生机勃勃的城市。一个国家、一座城市与水的关系,归根结底还是人与水的关系。正如在江苏水利现代化的建设中,每一个创新,最后的目标指向都是一方百姓的安宁和幸福。

  伴随水利现代化的推进,美好江苏的幸福将在水的自在流淌中由这里的每一座城市、乡镇和人民用各自的姿容风貌和灿烂笑脸尽情诉说。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2-09-04 作者:陈静 李平 陈锋)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