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长刘俊国在《Science》上同期发表两篇论文

发表时间:2024-03-02

  中国水利网站讯 3月1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长刘俊国教授作为通讯作者在《Science》同期发表两篇重磅学术论文。这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校以来首次在《Science》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也是该校科研工作的重大突破

  《Science》期刊专注于报道全球具有重大原创性的科学成果,是世界范围最具影响力和最权威的顶级科学期刊之一。刘俊国教授发表的两篇论文题目分别为《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 has influenced global river flow seasonality》和《The changing nature of groundwater in the global water cycle》。

以分配熵表示的河川径流季节性趋势 (1965-2014)

1965-2014年北半球高纬度地区(50°N以上)分配熵趋势的比较与归因分析

  以“人为气候影响了全球河川径流季节性(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 has influenced global river flow seasonality)”为题的研究论文结合全球水文站点观测、径流重建和全球水文模型,综合运用最优指纹检验和基于斯皮尔曼相关系数的两种气候变化检测和归因方法,对全球河川径流季节性变化进行分析,发现人为气候变化导致了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河川径流季节性减弱。

  河川径流季节性描述了径流年内周期性变化,对洪涝和干旱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不同季节的河川径流为淡水生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场所。然而,人类活动正在全球范围内影响河流生态,人类活动既能通过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直接对河川径流进行调控,也能通过改变土地利用或通过改变气温、降水、土壤水分和融雪状况而间接影响径流。

  该研究以19652014年间全球10120个水文站点的月河川径流数据为基础,以分配熵作为分析河川径流季节性的方法,评估了全球河川径流季节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历史演变趋势及其驱动机制。研究发现,约21%的水文站点(2134个)的河川径流季节性发生了显著变化,河川径流的季节性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北纬50以上)明显减弱。具有显著季节性变化趋势的站点数量与具有显著年变化趋势的站点数量相当,但约三分之二的站点年径流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说明全球径流季节性变化主要表现为径流的年内再分配。

  该研究通过对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河川径流的季节性进行气候变化检测和归因分析,得出人为气候变化导致了河川径流的季节性减弱。研究进一步分析表明,全球变暖是导致该地区河川径流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因素,降水对其影响不显著。升温导致早期融雪增加、冰川面积减少、永久冻土消失、降雪比例减少以及河流冰冻期缩短,可能是引发河川径流季节性变化的主要机制。如果气温继续上升,河川径流季节性可能会持续减弱,对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将造成潜在的影响。气候变化背景下开展洪涝灾害防控及进行渐进式生态修复将成为更严峻的挑战。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4年3月2日

责任编辑:王瑜

相关新闻:

广东珠海市:强化合作提升水行政执法效能

“法护黄河青春行”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亮点纷呈

长江委法治办开展网络知识答题

福建厦门市:“空中拍+地上查”提升水行政执法质效

用法治力量守护流域河湖安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