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黄河三角洲生态补水创历史新高
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湿地生态系统良性修复加速
 
分享到:
2020-07-29

  中国水利网站7月29日讯(通讯员 杨雪)7月29日,来自水利部黄委的消息,通过近一个月的集中生态补水,黄河三角洲一次性连续补充淡水1.55亿立方米,比近10年均值增加两倍多,创历史新高。黄河三角洲湿地面积扩大约0.47万公顷,局部地下水位抬升最高达1.40米,湿地水质和近海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黄河鱽鱼活体再现,生物多样性有效恢复。综合监测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生态修复正实现快速良性演替。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总面积15.30万公顷,包括北部黄河故道刁口河、中部现行黄河入海口、南部大汶流等3个区域。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受黄河频繁断流影响,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出现河道萎缩、湿地退化、海岸线蚀退、生物物种减少等问题。黄委自2008年开始实施黄河下游生态调度,多年来坚持向黄河三角洲生态补水,持续推进生态系统自然修复。

  今年,黄委结合汛前水库腾库迎汛,开展防御大洪水实战演练,将生态调度促进黄河三角洲生态修复作为重要目标之一,提前编制生态补水方案,疏浚补水通道,全面打开生态调度空间。6月26日8时,现行入海通道清水沟流路北岸1号闸率先过流;29日16时,黄河故道刁口河流路开始生态补水;7月17日,生态补水结束,共计21天。生态补水期间,黄委组织开展补水流量、水量、水温、沉积速率、地下水位、近海水域盐度变化和23项水质指标等动态监测,对陆生植被、水生生物进行调查,构建起黄河三角洲水生态、水环境监测及评估体系,全面开展补水前后效果分析。

  黄委水调局副局长程艳红告诉记者,这次大流量洪水下泄为黄河三角洲和近海地区生态环境带来“输血型”改善,补水流量大、总量多、速度快、效果好,均创历史之最。全程共计补水1.55亿立方米,较近10年均值增加237%,是2008年以来补水总量最多的一年。通过刁口河流路首次向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补水,改变了以往单一现行入海流路区域生态系统良性维持困难的局面。综合监测显示,黄河三角洲水面面积达到5.90万公顷,较本次补水前增加了0.49万公顷;大流量生态补水期间,地下水位抬升明显,局部抬升高达1.40米;营养盐入海氮通量和总磷通量均为近5年来同期最多,近海低盐度区面积扩展至10.00万公顷以上;河海交汇线向外最远扩移达23.00千米,大大遏制了海水倒灌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趋势,减缓了土壤盐碱化及次生盐渍化进程,增强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修复能力。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7月29日

杨雪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黄委9项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取得新突破
以人治河,不若以河治河——万恭的治河思想及其实践
引来黄河水 造福一方人——延续2000余年的内蒙古河套灌区
黄委会商当前流域防汛重点工作
黄河上游汛情整体平稳 黄河水利委员会终止上游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