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引来黄河水 造福一方人——延续2000余年的内蒙古河套灌区
 
分享到:
2020-07-30
 

河套灌区剪影 陈阳

  □孟育川

  内蒙古河套灌区位于黄河上游末端,是黄河流经纬度最高的地方,处于黄河“几”字弯的最顶端。现有引黄灌溉面积1020万亩,多年平均引黄水量近50亿立方米,是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和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素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美誉。

  河套灌区始于秦汉,经北魏唐朝,兴于清末,形成于民国,发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河套人民克服洪涝、干旱、风沙、盐碱、泥沙等一系列不利于发展的因素,进行着艰辛的探索实践。灌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国家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堪称世界农业灌溉史上的奇迹。

  历史贡献

  河套灌区是我国北方干旱荒漠地带的重要生态屏障。我国西北干旱荒漠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30~215毫米,多年平均年蒸发量2100~2300毫米。得益于便利的引黄灌溉条件,灌区2000多年来一直是各个朝代的主要粮食生产地区或优质灌溉牧场。

  河套灌区是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战略要地。自古以来,河套地区就处于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民族的交错地带,也是农业和牧业交替发展的地方。各民族在这里相互碰撞、交流、融合,在推动灌溉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实现团结互助、和睦共处,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地区稳定。

  河套灌区是各民族团结治水的典范。自清朝道光以来,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甘肃等地水旱灾害频仍,民不聊生,逃荒难民涌入河套,成为灌区开发建设的主要力量。

  河套灌区是巴彦淖尔各族人民群众的精神依托。1949年以来,几代河套人民群众为了建设好河套灌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甚至付出了生命,形成了敢想敢干、苦干实干、干成干好的“总干”精神,并融入巴彦淖尔170多万干部群众的血脉,生生不息,代代传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巴彦淖尔大地的生动体现。

  深刻启示

  社会制度是灌区发展的保障。1949年以前,从王同春的“复兴后套连环渠”到王文景的“四首制”,最终都未能如愿。当时,傅作义全力支持修建“四首制”黄杨闸,修了两年,只挖了两个基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干大事的优越性,组织群众,依靠群众,1950年到1952年短短两年,建成灌区历史上第一座永久性钢筋混凝土大闸——黄杨闸。接着,在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建成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开挖了180公里的二黄河,为建成现代化千万亩灌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社会安宁是灌区稳定发展的前提。秦朝北假(秦汉称今内蒙古河套以北、阴山以南夹山带河地区为北假)开发,移民3万家,可惜秦朝短命,匈奴又占领了这一地区。汉武帝时期,河套西部近200年的边疆安宁,“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马布野”。北魏时期,得益于150年的稳定统治,河套水利十分发达。唐朝和清朝也如此,1949年以后,人民安居乐业,水利事业蓬勃发展。

  激励政策是灌区发展的基础。历朝历代出台政策,鼓励开发水利,以水利促进农业,以农业支持战争。秦朝给移民户赐爵一级,分给田地,鼓励开垦。汉武帝时期,实行屯垦,由戍边的军队承担,对垦种和兴修水利的人往往是就地供应农具和施工工具。在汉代临戎古城(遗址位于磴口县补隆淖乡河拐子村西)曾发现用来制造兵器和为屯垦水利服务的“制铁遗址”。当时还设置了专门的开田种地和农田水利的机构以及专门的劳动队伍。北魏的屯田制度实行计口授田,分给耕牛,奖励垦种。唐朝设有都水监,其下有都水使者,掌管河渠修理和灌溉事宜。《水部式》就是当时规定水利事宜的法令。清朝道光皇帝于1828年下特旨修改康熙垦殖禁令,为全面开垦河套开了绿灯,掀起了波澜壮阔的近代水利开发。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取消农业税,发放粮食补贴、农机补贴,制定出台延长土地承包年限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极大调动了人民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

  自然规律是灌区必须遵循的法则。历史经验教训证明,讲求科学治水,才能化害为利。真正把河套作为一个整体来系统考虑,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国家、自治区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先后制定了河套灌区《五七规划》《六四规划》《七四规划》《七七规划》《八三规划》《九九规划》,还有正在做的现代化灌区规划。尽管每次规划解决的问题不尽相同,但通过科学规划对河套灌区的研究探索在不断深入,为灌区的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遵循。

  未来发展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对河套灌区的发展作出指示:“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等粮食主产区要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产品质量提上去。”这就为河套灌区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巴彦淖尔市政府强力推进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的发展战略,“天赋河套”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已经踏出国门,走向世界。

  从临河到德国的专列载着天赋河套农产品开往欧洲,葵花籽、葫芦籽在中东开始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番茄汁等农产品在日本、韩国已享有较高美誉度,河套灌区已经展示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2019年9月,内蒙古河套灌区成功入选第六届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我们坚信,河套灌区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0年7月30日

孟育川
相关新闻
 
秦始皇与黄河文化
2020-2021调度年山东省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全面启动
山东黄河进入凌汛期 防凌准备工作全部完成
黄河湿地引来远方来客
构筑生态城市“五水统筹”大格局 助推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