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苏村:自然疗伤 立新行远

2017-05-12

  □本报记者 席晶 谢根能  通讯员 伍永年 上官章仕

  春夏之交。浙江省遂昌县苏村。又是一个细雨蒙蒙的日子。

  进入村子,抬头望去,村后山坡上高耸的那道巨大“伤口”霍然闯入眼帘。这是去年暮秋时节发生的那场重大山体滑坡自然灾害带给苏村的惨痛记忆。时隔7个月,记者再访现场,看一看重建后的苏村新貌。

  沿着桃源溪往上走,滑坡堆积体处一段近400米长的河道已完成重塑。整齐的块石衬砌护岸之内,半高的拦水坝壅水成湖,清澈的溪水哗哗流过,形成一道叠水景观。河道内有特意设置的亲水平台,还有连通两岸的汀步石桥。水流经过缓坡,在凸起的石块上撞出朵朵浪花,忽然又跌进碧绿色的深潭,从下一处的堰坝上溢出,潺潺地流向远方……一动一静、一急一缓间展示着水流的不同姿态,也给这安静的山乡平添了一道灵动的风景。

  遂昌县防办主任包志斌告诉记者,在苏村堰塞体段河道恢复重建中,采用了“陡坡+二级消力池”的结构设计方案,通过消力池消减水流对河床的冲刷,减少洪水对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

  “工程在入汛前一天通过完工验收并投入运行,可确保20年一遇的洪水安全度汛、安全行洪。”浙江省4月15日入汛,河道应急排险工程4月14日通过验收。

  苏村河道应急排险工程,是在堆积体上新挖的一条人工河道,工程体量大,开挖形式复杂,障碍物多,作业面小,施工条件有限,又要克服高速水流冲刷破坏等困难,能够提前两个月完工,实属不易。但在水利人心里,这是必然选项,因为一旦暴雨来袭,灾后重建可能前功尽弃,下游群众将处于洪水直接威胁之中。

  包志斌告诉记者,护坡、护岸和河底全部用混凝土浆砌石垒砌,表层是就地取材,用山上塌落下来的原石衬砌而成的。“下一步在护坡上实施绿化后,就基本上看不出人工河道的痕迹了。”

  河岸护栏之外,绿草如茵。一座凉亭和一棵古樟树相向而立,十分显眼。凉亭是新修建的,内有石碑,上面刻着灾害发生和抢险的过程。古樟树已有700多年,和苏村的年纪相仿,树杈上的红色许愿带随风飞舞。在去年那场灾难中,古樟树被滑坡体推搡着,连根平移了十多米。这个神奇的“幸存者”郁郁葱葱地伫立在滑坡体前,以顽强的姿态展示着不息的生命力,也见证着脚下的土地、身边的河流所发生的变化。

  古樟树旁边有一块石碑,刻着“自然灾害遗址”。不远处一条绿色的围栏将外界隔开,上面的标语格外醒目——“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防灾减灾,人人有责”,“大干快治,综合治理”。围栏之内便是那道刺目的伤疤——“9·28”滑坡体了。

  显然,在灾后重建过程中,这里已经被设计为一处自然灾害教育现场。

  记者注意到,村头靠近滑坡体侧的几座楼房已经搬空。同行人员告诉记者,政府划定了红线范围,对处于地质灾害区的村民采取定点安置、货币安置或异地安置。看来,政府和群众痛定思痛,已经形成共识,作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性抉择。

  绕过当时的救灾指挥中枢——苏村文化礼堂,眼前霍然一亮。一个有着徽派风格的移民新村出现在眼前。

  灰瓦白墙、人字顶的三层小楼清新雅致,楼前的花坛里春意盎然,新铺就的柏油马路上停放着崭新的汽车。小区里,停车位、路灯、消防栓、垃圾桶等设施一应俱全;房间里,挂在墙上的平板电视、联通世界的无线网络、宽敞客厅里的实木家具……俨然一个现代化的江南风情小镇。

  59岁的苏国红正和妻子坐在三层的小洋楼前剥小笋。说起那场梦魇一样的经历,夫妻二人仍心有余悸:“傍晚烧饭的时候,山上石块往下滚,我跑出来,后面的土块拱来了喂,前面的水泥路裂了开来,我的一只鞋子都掉下去了……”

  面对无情的自然灾害,灾区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与群众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灾后恢复重建及坡滑治理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快速推进。新河、新堤、新桥、新路、新房、新村、警示教育基地……这一切都表明,苏村已从昨日山崩地裂、满目疮痍的灾难走向尊重自然、民生为先的现代发展新路。

  细雨越来越稀疏,移民新村渐渐明朗起来。苏村的生活正在形成新的秩序。经历灾难,走过重建,心存敬畏,珍藏警示,苏村人作出了正确的选择,选择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选择了未来的发展空间。愿苏村的水流和人们,也如大樟树般,跨越伤痛,蓬勃生长。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7年5月12日

席晶 谢根能 伍永年 上官章仕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最美家乡河.jpg
大图.jpg
把握经济“脉搏” 谋探发展“良方”——山东德州河务局经济工作发展纪实.jpg
网站首页大图.jpg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