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汛来问江河】汉江:除害兴利 护佑安澜

2017-04-21

安康水电站大坝    席晶/摄

  □本报记者 李先明 席晶 洪安娜 唐瑾 刘艳芹

  汉江,又名汉水、汉江河,为长江最大的支流,自秦岭南麓陕西宁强县发源。如遇暴雨,山洪在错落起伏的秦巴山脉急速汇聚,俯冲而下,洪水奔腾千里,于汉口龙王庙闯入长江,防洪难度历来不容小觑。

  汉江地处中国腹心,在历史上占居重要地位,常与长江、淮河、黄河并列,合称“江淮河汉”。新中国成立后,汉江修建了诸多水利枢纽工程,防汛抗洪能力已然今非昔比。如今,滔滔汉水与南水北调工程紧密相联,同时肩负着向干渴的北方输送甘霖的重任。

  3月下旬,细雨纷飞中,中国水利报社“汛来问江河”记者采访组一行从陕西汉中沿汉江而下,探访汉江沿线各地防汛备汛情况。

  汉江源头汉中市:

  山洪猝不及防是难点

  平川水势要冲是重点

  夜幕之下,漫步汉中江堤,轻风拂面,音乐喷泉在江面上高低变换,映衬着两岸璀璨的灯火,营造出斑斓梦幻的夜景。

  这里就是代表汉中市形象的“一江两岸”城市会客厅,也是广大市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而这里同时也是确保这座城市及其沿线防洪安全的水利工程。汉中市水利局副局长雷保寿告诉记者,按照汉江综合整治规划,中心城区汉江左岸的防洪标准将提高到100年一遇,右岸为50年一遇。

  汉中市地处汉江源头,河网密布,水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依赖,也是山洪灾害的始作俑者。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汉中市拉开了治理汉江的序幕,开展以防洪工程、水资源保护、水土流失治理等为重点的水利建设,2012年,汉中市启动汉江综合整治工程,截至2016年年底,累计完成汉江干支流堤防主体203.86公里。这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既防御了洪水灾害,也奠定了“一江清水供京济渭”的基础。

  “主要灾种是局部暴雨、山洪及其引发的地质灾害,巴山多夜雨,夜间山路湿滑,群众居住分散,撤离避险、应急救援难度大,山洪灾害易发难防。村组责任制落实是薄弱环节,群防群测是防御关键。”汉中市防办信息科科长樊朝晖对近几年防洪的难点和薄弱环节一清二楚。

  汉中市正在进一步夯实防汛责任,完善预案,查漏补缺,强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落实防汛物资,组建抢险队伍,积极应对今年可能发生的大洪水。

  位于汉江支流褒河上的石门水库是汉中市唯一的大型水库,也是汉江防洪调度的重要抓手。当汉江平川段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时,根据不同量级洪水的防、抢、撤方案,对汉江干流洪水实施错峰调度。

  据石门水库防办主任古学海介绍,石门水库抓住去冬今春流域内降水较少、库水位较低的时机,对各类重点防汛设备进行了检修维护,投入资金和维修范围为历年最大。

  “对汉中来说,虽经汉江综合整治,但江河防汛的重点仍是汉江平川段。”汉中市防办副主任贾龙所说的平川段,西起勉县武侯镇,东至洋县小峡口,汛来时洪水威胁沿岸密布的城市、集镇、通信、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因此成为陕南汉江防汛重点地区之一。现在这里水文站点布局合理,洪水测报精准,并建有7处洪水视频监控点,可实时监控汉江洪水演进过程,防洪保安能力大为增强。

  陕南防汛重点安康市:

  因地制宜加快建设

  科学调度力保安澜

  乘坐高速电梯,垂直穿过坝体仅仅30秒,我们就抵达了128米高的安康水电站大坝坝顶。放眼望去,纯净澄澈的汉江水绿宝石般镶嵌在群山之间。

  安康水电站坐落在安康市上游18公里处,是陕西省最大的水电站,对防御“峰高量大、陡涨陡落”的汉江水有显著的调蓄、削峰作用。在应对2012年“9·7”等多场过万流量入库洪水中,实现科学调度,有效减轻了下游防洪压力和洪灾损失。

  电调服从水调,是防汛调度铁的原则。厂长左园忠公开承诺:坚持“防洪第一、发电第二”的原则,严格执行上级防汛指令,及时削峰错峰,保障安康城区及下游城镇防汛安全。据了解,安康水电站近年来以低水位运行、预泄腾库为重点,有效错峰削峰,使多次超警戒流量的汉江洪水悄然通过安康,取得了显著的防洪减灾效益。

  “以前汉江就是顶在安康市人民头上的一盆水!”记者乘车沿江顺坡而下,耳膜有明显失重感,才充分理解安康人对汉江防汛安全的关注。

  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暴雨山洪多发频发,这让安康城区和沿江城镇成为全国少有的直接受洪水威胁且多次被淹的地级城市,历来是陕西省的重点防汛区域。

  安康市委市政府将防汛工作作为最大的民生工作来抓,全市各有关部门强化工作措施,积极主动应对,提炼总结出了“情况掌握到户、信息预警到户、责任落实到户”的“三到户”防汛工作包抓经验,在近五年防御水旱灾害的过程中,实现了人员零伤亡的安全度汛目标。

  淅淅沥沥的小雨一直在下,记者来到安康城区东南部的东坝防洪工程,这里曾是陕西防汛的心腹大患。古色古香的城门楼外,是抢眼的各色景观带,宽阔的防洪大堤一眼望不到头。远处河道里汉江水静静地流淌,很难想象,它曾数次猛兽般穿过大堤,将安康老城变成一片汪洋。

  如今的东坝工程可抵御20年一遇洪水,成为一道坚实的防洪屏障,将潜在的洪水威胁与安康城居民宁静的生活截然分开。安康水利局局长吴平告诉记者:“如若水位超警,只需把门洞一关,外边是泄洪区,里边是生活区,无须再撤离群众。”如此既能实现汛期洪畅其流,确保安澜,平时又能亲水休闲,实现人水和谐的目标。

  同样是秦巴大山夹江,同样面临汉江洪水威胁,汉江出陕段的白河县却以另一种创新的思路探索解决人水之争难题。在汉江综合整治重点工程白河县河街防洪工程工地,县水利局副局长王定民告诉记者:县城临水江岸边,他们将堤、路、市政广场建设融为一体,修建防洪工程。

  全市积极推行“镇口有宣传牌、村口有宣传栏、路口有宣传标语、河(沟)口有水位标识、门口有明白卡”的群测群防“五标识”工作法,不断增强全民水患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防汛事,大如天。人为本,是理念。一把手,肩上担。责任制,要健全……”这是安康市防汛办主任曾忠文总结的防汛“三字经”,正是安康防汛工作的精辟总结。

  汉江中下游:

  丹江口大坝拦蓄

  分蓄洪工程联调

  任何一条河流,经过广袤的上游流域汇聚,遇有流域性暴雨洪水,其防洪压力最终都会集中体现在中下游。经过900多公里的峡谷奔涌,再有丹江之水加盟,汉江在丹江口以下,进入防汛最难的环节。

  汉江中下游河先宽后窄,呈倒置喇叭形,平时虽享鱼米水利并因此成为中国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但同时也是历史上汉江洪水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地区。新中国成立以前曾流传民谣:“汉江大水浪滔天,十年倒有九年淹。卖掉儿郎换把米,卖掉妮子好上捐。”

  记者登上了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的加高工程完工之后的丹江口水利枢纽。丹江口水利枢纽位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与其支流丹江汇合口下游约800米处,1958年开工,1974年初期工程建成。初期规模坝顶高程162米,正常蓄水位157米,相应库容156.65亿立方米。它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自行勘测、设计、施工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五利俱全”的大型水利工程。它是治理开发汉江的第一个关键性工程,也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工程。

  丹江口水库自1967年下闸蓄水以来,通过水库拦蓄、削峰,结合中下游分蓄洪工程的联合作用,降伏了肆虐千年的洪水。截至2016年年底,丹江口工程共拦蓄1万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洪水89次,避免了12次下游民垸分洪和33次杜家台滞洪区分洪,大大减轻了武汉及长江荆江段的防洪压力,减免损失500多亿元,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南水北调中线控制性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于2005年9月26日开工,2013年年底完工。加高之后的坝顶高程176.6米,正常蓄水位170米,相应库容从156.65亿立方米增加到272.05亿立方米,被誉为“亚洲天池”。丹江口大坝完成了当初设计的完整使命,丹江口水库从此新增向京、津、冀、豫供水的重大使命,115.4亿立方米的新增库容让水库平添了抗洪与供水科学调控的砝码与空间。

  保防汛,要降低水位,腾库迎汛;保供水,要抢抓时机,拦水蓄水。“我们既不能在防洪工作中有任何闪失,也不能对蓄水工作有一点疏忽,这是我们工作复杂且困难的地方。但是作为水利工程企业,防洪是我们的首要任务,社会责任是放在第一位的。”汉江集团董事长胡军如是说。

  如今,经过60多年的防洪建设,汉江上中游已建成一批干支流水库,中下游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综合防洪工程体系:以堤防为基础,丹江口水库为骨干,其他干支流水库、杜家台分洪工程、中游分蓄洪民垸、河道整治相配套。此外还有一系列防洪非工程措施作为补充。

  汉江治水,除害兴利,护佑安澜,造福百姓。站在汉江汇入长江的龙王庙大堤上,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清澈含蓄的汉江水流与浑浊而汹涌澎湃的长江水形成鲜明对比。汉江以其比较完善的工程体系和积极的防御措施,不仅可以为京津供水,确保汉江防洪安全,还可以为长江关键时期的抗洪调度实现削峰、错峰,为中国最大江河防汛抗洪安全做出宝贵的贡献。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7年4月20日

李先明 席晶 洪安娜 唐瑾 刘艳芹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护佑江河安澜的智慧与力量
打赢秋汛“阻击战”
福建组建首支社会化防汛救援队伍
海南省防总突出做好万宁市强降雨防御工作
国家防总会商分析当前秋汛形势 安排部署今年汛末各项工作
【十九大时光】国家防总长江防总科学调度水库群实现多赢
九月以来黄河中游降雨明显偏多 国家防总黄河防总科学调度小浪底等水库 防汛蓄水实现双赢
天津防汛部门多措并举应对今年最大降雨过程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最美家乡河.jpg
大图.jpg
把握经济“脉搏” 谋探发展“良方”——山东德州河务局经济工作发展纪实.jpg
网站首页大图.jpg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