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陈雷在国家防总防御第23号强台风“菲特”异地视频会商会议上的讲话

2013-10-05

在国家防总防御第23号强台风“菲特”

异地视频会商会议上的讲话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 陈雷

(2013年10月5日)

同志们:

  9月份以来,西北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十分活跃,共生成9个热带风暴和台风。今年第23号热带风暴“菲特”于9月30日20时在菲律宾以东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10月1日17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3日5时加强为台风,4日17时加强为强台风。今日9时,“菲特”中心位于台湾台北东偏南方约620公里的洋面上,即北纬24.4度、东经127.7度,风力14级(45米/秒),气压945百帕,七级、十级风圈半径分别为350、100公里。预计“菲特”将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还会加强至15级(50米/秒),逐渐向浙江福建沿海靠近,可能于6日晚上到7日上午在浙江中部至福建北部一带沿海登陆,登陆时风力可能达12~14级。今年第24号热带风暴“丹娜丝”4日14时又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今日8时,“丹娜丝”中心位于台北东南方约2300公里的洋面上,风力9级(23米/秒),气压990百帕,七级风圈半径120公里。预计“丹娜丝”将以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

  党中央、国务院对防台风工作高度重视。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对防御强台风“菲特”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国家防总密切关注情势变化,督促地方切实落实防范措施,确保人民生命安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总总指挥汪洋同志也作出批示,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针对台风可能北上且又值国庆假日期间的情况,抓紧部署相关工作,防止出现重大的人身伤亡事件,并尽最大努力减少台风可能带来的灾害损失。10月3日,国家防总向有关省市和流域防总发出通知,要求加强监测预报,提早做好防御工作。今天,我们召开异地视频会议,分析研判第23号强台风“菲特”和第24号热带风暴“丹娜丝”的发展动态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汪洋副总理的重要批示,进一步安排部署防台风工作。

  刚才,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和水利部水文局分别介绍了台风、海浪、降雨和水情预测预报情况。浙江、福建、上海、江苏四省市防指负责同志分别汇报了强台风“菲特”的防御准备工作情况。从会商情况看,第23号强台风“菲特”和第24号热带风暴“丹娜丝”有六个特点:一是“菲特”风力强度大。预计“菲特”鼎盛期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5级左右,将是继“苏力”、“尤特”、“潭美”、“天兔”之后又一个强台风。“菲特”风圈覆盖范围广,七级、十级风圈半径分别达350、100公里。二是“菲特”正面登陆后可能深入内陆。预计“菲特”于6日晚上到7日上午在浙江中部至福建北部一带沿海正面登陆,登陆时风力可达12~14级。登陆后台风中心穿过浙闽进入江西,给江南江淮等地带来强风暴雨。三是“菲特”登陆地点偏北。根据资料分析,1949年有完整台风记录以来,在10月份以后登陆福建北部及以北省份的台风仅有2个(2007年10月7日第16号台风“罗莎”12级登陆温州苍南,1961年10月4日第33号台风“TILDA”13级登陆台州三门),均造成严重灾害损失,“菲特”可能成为历史同期登陆地点偏北的又一个强台风。四是“菲特”带来的局部暴雨强。受其影响,10月6~8日江南中部东部、江淮东部等地将有大到暴雨,其中浙江、福建北部、安徽东南部、江西东北部过程雨量将有100~250毫米,局部地区将达250~350毫米。五是强风暴雨巨浪高潮相碰头。预计“菲特”严重影响或登陆我国时,正处于天文高潮期,届时可能出现风雨浪潮“四碰头”的最不利局面,风狂浪高涌大,增水多潮位高,海况十分恶劣。六是台风路径有变数。在“菲特”加强为强台风并向鼎盛期发展且移动速度加快的同时,“丹娜丝”又在其右侧生成。由于受到冷空气、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以及“丹娜丝”等的共同影响,未来“菲特”路径仍存在一定变数,可能在浙闽登陆后深入内陆,也可能再向西偏南方向移动。

  国家防总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强台风“菲特”的防御工作,10月3日上午,国家防总专题会商研究部署强台风“菲特”防御工作。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和水利部水文局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台风、海浪、雨情和水情预警信息。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政、国土、交通、农业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别对防御第23号强台风“菲特”工作做出安排部署。浙江、福建、上海、江苏、安徽、江西等省、直辖市以及太湖等流域防总针对各自的实际情况,从防强风、防大潮、防暴雨、防内涝、防次生灾害等方面对防御工作提前进行了安排部署。

  从会商分析情况看,第23号强台风“菲特”防御面临四个方面的不利因素:一是“菲特”正面登陆后可能深入内陆,中心穿过浙闽进入江西,给江南江淮等地带来强降雨过程,不排除与北方活动的冷空气遭遇、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的可能,防御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二是“菲特”强风暴雨影响区域是我国东部沿海经济最为发达区域,经济总量大,人口密集,沿海工矿企业多,港口多,船舶数量多,尤其是上海、杭州、宁波、温州等大中城市,高层建筑林立,广告牌多。“菲特”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和地区风力将达12-15级,给防强风及城市防洪排涝工作带来极大挑战。三是目前正值国庆长假和旅游高峰期,台风影响区旅游景点多、外来人口密集,对周围地理环境不熟悉,对台风灾害威胁认识不足,缺乏防台风经验,转移疏散难度大,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四是“菲特”移动路径存在不确定性和变数,给台风防御和安排部署增加了难度。

  针对第23号强台风“菲特”即将登陆并可能严重影响我国的严峻形势,根据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现在我宣布,国家防总启动防汛防台风Ⅱ级应急响应,并派出6个工作组赴浙江、福建、上海、江苏、安徽、江西等省市,协助地方做好防台风工作。请有关省、直辖市和相关部门根据防汛防台风预案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响应,把各项工作做在前头,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减少台风灾害损失。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要密切监视,强化预报预警。气象、海洋部门要密切监视“菲特”和“丹娜丝”动向,及时对其移动路径、强度变化、影响范围、海浪以及风暴潮增水等情况作出准确预报,为防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水文部门要加强水情、汛情监测,根据降雨范围、持续时间、降雨强度等情况及时进行滚动分析和实时预报,为防汛指挥、工程调度、抗洪抢险提供有力支撑。要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提前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信息,宣传防台风避险减灾常识,提醒广大群众特别是外来旅游度假和务工人员尽早做好应对准备。

  第二,要以人为本,强化转移避险。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吸取强台风“蝴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教训,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在台风暴雨高潮到来之前,提前做好海上作业船只、往来船只回港避风和海上作业人员、危险地区人员、外来旅游和务工人员转移避险工作,切实做到不留死角、不漏一人。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和着力做好沿海各大渔场和相关海域渔船回港避风、海上养殖人员转移避险和安置工作。沿海受台风影响地区要提前关闭涉海、涉水旅游景点和娱乐项目,加强旅游人员的预警、疏导和避险转移工作。

  第三,要多措并举,抓好薄弱环节。要针对近年防汛防台风过程中暴露出的薄弱环节,重点加强沿海核电站、石油石化、炼油厂和化工企业、无动力船舶等重要设施、设备的拉网式排查,逐一强化落实防御抢护措施,避免造成次生灾害。要对沿海堤防、港口、在建工地、野外施工单位、各类高空构筑物、建筑塔吊、户外广告牌等进行拉网式排查,落实防风锚固和加固措施,暂停高空作业,消除安全隐患。要根据台风预测预报情况,适时采取停市、停工、停业等措施,减少人员外出活动。要加强道路交通管控,及时疏导车辆行人,避免盲目涉险造成人员伤亡。

  第四,要加强排涝,强化城市防洪。今年以来,强降雨已造成全国数十座大中城市部分低洼地区受淹,严重影响城市正常生活生产秩序。强台风“菲特”将严重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给城市防台风工作带来巨大考验。各地要高度重视台风带来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城市内涝,及时启动部门联动机制,做好应急排涝预案,落实低洼易涝地区、地下商场、下沉式地下广场等地下设施以及立交桥、地铁、机场等重要交通枢纽、通道的防洪排涝措施,强化应急管理和抢险措施,努力把洪涝灾害影响降到最低。

  第五,要群测群防,强化山洪防御。针对“菲特”带来强降雨可能引发山洪地质灾害的情况,坚持早监测、早预警、早转移、早避险、保安全的防御机制,深入一线,重点下移,群专结合,群测群防,及时对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的薄弱环节进行全面排查,按照预案逐项落实防范措施。特别是当前正值国庆长假,自驾车旅游者较多,在交通要道、景区入口等游客必经之路要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必要时关闭景点、封山封路,及时疏散转移并妥善安置危险地区游客与居民,尽力避免山洪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第六,要科学调度,强化水库保安。当前,病险水库多,正在除险加固的水库多,除险加固后尚未经过大洪水考验的水库多。各地要把确保水库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加强对水库、水电站等工程的调度、防守和巡查抢护,非拦洪运用严禁水库、水电站超汛限水位运行。病险水库、水电站要尽快降低水位,必要时要空库迎洪。前期蓄水较多的水库、水电站,要根据水情预报提前预泄,充分发挥水库的拦洪削峰错峰作用,减轻下游防洪压力。在建及正在进行除险加固的水库,要严格按照水库度汛方案安排施工,落实抢险物料和队伍,发生险情要迅速抢护,确保水库安全。

  第七,要加强巡查,强化江河防汛。各地要着眼风雨浪潮相碰头、外洪内涝相叠加、江河洪水与台风影响相交织,从最不利情况出发,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做好江河尤其是中小河流防汛工作,落实抢险队伍及物资,加强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安全防范,及时发现并科学处置各类险情,确保堤防、涵闸等工程安全。要根据风情、雨情、水情、汛情变化,科学调度骨干水利工程,综合运用“拦、分、蓄、滞、排”等措施,确保防洪安全。

  第八,要加强领导,强化统一指挥。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防御强台风“菲特”和热带风暴“丹娜丝”的严峻形势,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全力以赴做好各项防台风工作。各级防指负责同志要亲自坐镇指挥,各有关防汛责任人要迅速上岗到位,加强应急值守,动员组织力量,落实防范措施,防止因工作疏漏或措施不到位而造成人员伤亡。各地要进一步强化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指挥、各部门协调配合的防台风工作机制,按照防台风职责分工,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狠抓落实,形成合力,确保防台风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要加强与解放军、武警部队的联系,充分发挥人民子弟兵和武警官兵的中流砥柱作用,共同做好台风防御工作。

  同志们,当前防台风形势十分严峻,任务极为艰巨。各地各部门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强台、抢大险、救大灾,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各项工作抓实做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奋力夺取防御第23号强台风“菲特”和第24号热带风暴“丹娜丝”的全面胜利!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最美家乡河.jpg
大图.jpg
把握经济“脉搏” 谋探发展“良方”——山东德州河务局经济工作发展纪实.jpg
网站首页大图.jpg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