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陈雷在青海省贵德县对口支援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1-08-12

同志们:

  今年是水利改革发展进程中极为重要、十分关键的一年,年初中央出台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前不久又召开了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水利工作迎来了极好发展机遇,步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青海省省委、省政府对水利工作高度重视,强卫书记、骆惠宁省长等领导同志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水利工作,经常深入水利一线调研指导,绘就了全省“十二五”水利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这次我和水利部有关司局的负责同志来贵德,主要是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考察调研贵德县水利建设情况,与大家共商加快贵德水利改革发展大计,研究进一步做好水利部对口支援工作的相关措施。今天下午,我们实地查看了贵德县拉西瓦水电站、拉西瓦灌区引水工程、贵德县28村农村供水水源工程等水利设施,目睹了贵德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好局面,感受了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和谐氛围,看到了水利建设取得的可喜成效,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刚才,贵德县杨海龙书记全面汇报了贵德县的县情、水利工作取得的成效,提出了“十二五”水利发展的总体设想、目标任务和需要重点帮扶的内容。海南州张文魁州长全面介绍了海南州概况、水利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请求水利部重点支持的项目,讲的都很好。水利部总规划师周学文同志有针对性地回答了贵德县、海南州提出的有关问题,我都赞同。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清贵德水利工作面临的形势

  青海省藏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等江河的发源地及水源涵养区,是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能源矿产资源的接续地和民族宗教工作的重点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生态保护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等原因,这一地区的发展存在不少特殊困难和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任务艰巨繁重,需要青海省自身努力、中央特殊关怀和各方大力支援。2011年3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开展对口支援青海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全面启动实施对口支援青海省藏区工作,明确提出由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江苏、浙江6省、市分别对口支援玉树、果洛、黄南、海北、海南、海西6个自治州及所属县市、行委,由26个中央国家机关和13家中央企业分别对口支援青海省有关省直单位、6个自治州及所属的33个县市、行委,其中,水利部负责对口支援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

  贵德县历史文化悠久,自然条件独特,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海南州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贵德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坚持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统筹发展,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特别是贵德县委、县政府把水利摆在全县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大力开展以民生水利工程、生态保护工程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全面强化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不断创新水利改革发展体制机制,水利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全县共新建、整修和加固堤防32公里,解决了103个村近7万人及34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初步形成了“蓄、引、提”结合的农田水利灌溉体系,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3平方公里,为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让广大农牧民从水利发展中得到了很多实惠。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贵德水利正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从国家层面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青海省藏区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组织动员有关省市、中央国家机关和中央企业对口支援帮扶,为加快贵德水利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二是从本省层面看,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贵德发展,作出了把贵德县建设成全省旅游综合开发示范区的重大部署。强卫书记还把贵德作为党建联系点,多次深入贵德检查指导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这些都为加快贵德水利改革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三是从区位优势看,贵德在环西宁一小时经济圈范围内,交通便利,海拔较低,气候温和,山有丹霞地貌,河谷地带有大片森林,被誉为“青藏高原小江南”,发展条件较好。四是从资源条件看,70多公里的黄河干流贯穿全境,天下黄河贵德清,贵德充分享有黄河水资源优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476万千瓦,目前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有较大开发潜力。此外,旅游资源、土地资源也十分丰富。五是从水利发展看,今年中央1号文件和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明确了一系列支持水利的新政策新举措,贵德水利迎来大建设、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同时,也要看到,受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贵德县水利改革发展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面临许多严峻挑战:一是防洪减灾能力薄弱。黄河北岸大堤经过多年运行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东河、西河等主要支流尚未进行系统治理,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监测与防御能力薄弱。二是农牧区水利建设滞后。规划内还有0.8万农牧区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尚未得到解决,现有农田灌溉设施标准偏低、配套不全,涉及农牧民切身利益的吃水难、灌溉难等问题依然突出,农牧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三是供水保障水平偏低。现状供水主要依靠从河道取水,缺乏控制性骨干工程,水资源调控能力较弱,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供水保证率低,工程性缺水问题十分突出。四是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万元GDP耗水量575立方米,亩均灌溉用水量480立方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节水灌溉在县内才刚刚起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68%,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任务十分繁重。五是体制机制尚不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农业灌溉水价偏低,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经费落实困难,严重影响工程的良性运行。六是水利行业能力亟待加强。全县现有水利职工129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18人,仅占职工队伍总数的14%,水利建设管理能力不强,专业人才引进和行业技术培训相对滞后,难以适应大规模水利建设和日益繁重的水资源管理任务的需要。

  二、准确把握贵德水利改革发展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贵德水利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水利的方针政策,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保护生态为前提,着力解决关系农牧民切身利益的水利问题,着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着力强化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着力提升水利行业能力和水平,力争通过10年奋斗,把贵德建成青海省现代水利示范县,为贵德县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保障。

  为此,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着力解决涉及民生的水利问题。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发展集中和分散供水,确保在2013年前全面解决饮水不安全问题。抓好贵德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加大灌区末级渠系配套改造力度,加快牧区灌溉草场建设,全面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加快农村小水电建设,解决好农牧区无电缺电问题。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步伐,从整体上提高防洪保安能力。

  二要着力推进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尽快开工建设马什格羊水库及灌溉工程,积极推进拉西瓦灌溉工程建设,从根本上解决贵德县工程性缺水问题。要切实加强前期工作,充分论证当地水土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科学合理确定工程建设任务和规模。要注重工程建设对移民、土地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做好移民安置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

  三要着力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坚持工程措施和生态修复相结合,加大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生态工程,强化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坚决遏制人为水土流失。同时,结合灌区建设,为生态压力大、自然条件差的地区农牧民搬迁安置创造条件。

  四要着力加强水资源节约和保护。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严格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限制高耗水、高污染企业的进入,全面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要针对贵德旅游业大发展的实际,进一步强化河湖管理和水功能区管理,严禁违法占用水域岸线资源,严禁随意向水体排放污水垃圾,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五要着力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抓紧落实土地出让收益、水利建设基金等水利投入政策,多渠道筹集水利建设资金。进一步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水公共服务管理模式,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加快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在分类定性的基础上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以乡镇或小流域为单元,建立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夯实基层水利工作基础。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健全灌区水费征收及管理制度,确保水利工程长期良性运行。

  三、扎实做好水利对口支援各项工作

  加快贵德水利改革发展,既是青海省和贵德县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水利部的一项重要责任。水利部高度重视对口支援工作,明确了牵头司局和责任单位,对贵德县水利改革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与青海省水利厅和贵德县共同研究提出了初步工作方案,并在2011年中央水利投资落实、项目安排、前期工作等方面给予了重点支持。“十二五”期间,水利部将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从贵德实际出发,进一步加大对贵德水利改革发展的支持力度,全面构建项目、干部、人才、科技相结合的对口支援工作格局。

  做好水利对口支援工作,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科学规划。紧紧围绕把贵德县建成青海省现代水利示范县的帮扶目标,围绕贵德县实际和发展需求,搞好援助方与受援方的沟通对接,科学编制贵德水利发展规划和对口支援工作方案,明确重点任务、工作方向、援助领域和建设时序,确保对口支援工作有序推进、取得实效。二是坚持民生优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水利对口支援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解决农牧民的饮水安全、农田灌溉、防洪抗旱、牧区水利等问题,着力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坚持人水和谐。把维护良好生态环境和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为工作前提,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全面节约、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四是坚持外援内强。更加注重“输血”和“造血”、“硬件”和“软件”相结合,充分发挥贵德各族干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发扬“真干、实干、苦干”的精神,不断提高贵德水利自我发展能力。

  要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科学编制贵德水利发展规划。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青海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口援青的总体战略部署,从贵德县水利改革发展实际出发,组织水利部直属规划设计单位和有关专家,会同地方有关部门,科学编制贵德县现代水利发展规划。规划要充分体现中央关于支持青海藏区发展的大政方针,充分体现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的理念,充分体现建设现代水利示范区的要求,科学确定到2020年贵德县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建设时序以及对口支援各项工作。

  二是全面加大项目支持力度。根据国家确定的有关规划,在水利项目安排、资金落实上重点支持贵德,力争尽快扭转贵德水利建设滞后的局面。积极协调行业勘测设计力量支援帮助贵德县开展工作,及时为水利规划、项目前期工作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加快马什格羊水利枢纽、拉西瓦灌溉工程前期工作,优先安排农村饮水安全、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灌区配套改造、农村水电、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民生水利项目资金,继续支持水文站网、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

  三是积极落实水利建设资金。用足用好中央关于青海藏区的特殊政策,积极协调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对贵德水利的投资力度。同时,指导地方逐步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今后10年贵德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

  四是着力强化人才智力帮扶。根据第五次对口支援西藏干部工作座谈会精神和中组部统一部署,2010年我部已选派1人任贵德县委常委、副县长。我部将有计划、有目的地长期选派优秀干部到贵德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组织部门以及挂职单位的联系,认真做好援青干部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同时,加大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力度,组织贵德水利干部到内地交流学习,力争用5年时间对贵德水利专业技术人员集中轮训一次,提高水利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五是扎实做好科技援助工作。把贵德县作为实施水利部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的重点,大力支持贵德县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对水利关键技术和装备进行升级改造。指导贵德县全面加快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农村水利等信息化建设,以水利信息化带动贵德水利现代化。组织部属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与贵德县水利部门深入开展对口合作,通过加强科技培训和传帮带等措施,帮助贵德县初步建立适应水利发展要求的水利科技队伍。

  六是建立健全对口援助机制。成立由部领导任组长、有关司局和直属单位组成的水利部对口援青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好水利援青工作,充分利用项目、资金、科技、人才资源,全面加强对青海省藏区及贵德县的支持力度。由部移民局(扶贫办)牵头,规计司、建管司(援藏办)及有关司局配合,及时将援助贵德的任务分解落实到水利部各司局和对口援助单位,加强与青海省水利厅和贵德县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掌握水利援助工作具体情况,切实将水利对口支援工作落到实处。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今年的对口支援工作。今年是全面实施水利对口援青和支援贵德县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项水利工作意义重大。当前,中央对贵德县的各项水利扶持资金已基本落实到位,重点安排了农村饮水安全、小型农田水利等工程建设,要落实好地方配套资金,切实强化质量监管,全面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建设任务,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要抓紧做好马什格羊水库及灌溉工程、拉西瓦灌溉工程、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前期工作,促进工程尽早开工建设。

  做好贵德县水利对口支援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深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有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有海南州委、州政府的鼎力支持,有广大水利干部职工的顽强拼搏,加上水利对口支援各项措施的落实到位,贵德县水利改革发展一定能够谱写新的篇章,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8月12日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最美家乡河.jpg
大图.jpg
把握经济“脉搏” 谋探发展“良方”——山东德州河务局经济工作发展纪实.jpg
网站首页大图.jpg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