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举办开放日活动 科技创新引领智慧中线健康成长
 
分享到:
2020-10-1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放日天津分局活动现场 (记者 吴涛 摄)

中线建管局天津分局员工向代表介绍工程安全监测系统 (记者 吴涛 摄)

中线建管局天津分局员工向代表介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情况(记者 吴涛 摄)

中线建管局天津分局水质监测工作人员现场检测水质   (记者 吴涛 摄)

  中国水利网站10月18日讯(记者 吴涛 通讯员 胡敏锐 闫智凯)“天津干线就像由一节节15米长的车厢相连的地铁,但我们乘坐的地铁每天都能够休息,而天津干线这辆地铁却永不停歇,人根本无法进入箱涵检查维修,只能通过埋设的“体检器”来把脉问诊,这一切都得益于智慧中线,我们做到了把安全监测揣在兜里,把安全供水放在了心里。“中线建管局天津分局天津管理处员工王玲玲的比喻一下子就把听众吸引住了,这是10月16日在天津市举办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020年度开放日活动中的精彩一幕。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放日活动已经连续举办3年,今年的主题为“智慧中线,安全调水”。南水北调中线途径的河南、河北、北京等多个省市相继举行开放活动,展示南水北调工程运用科技手段保障一江碧水安全北流。

  在天津外环河出口闸场区的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展示了箱涵监测仪器与水质检测设备,并用微缩模型演示了南水北调工程如何向北方输水。天津分局邀请的政府机关、南开大学等代表随着讲解员的讲解,边听边看,深入了解中线工程的现代化运行管理,探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作为大国重器背后,如何运用科技手段保障工程一江碧水安全向北流。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供水量持续增长,水质稳定达标,已经成为沿线城市供水的生命线。信息化代表了未来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发展的方向,中线建管局先后建成了以控制专网为核心的基础保障体系、以输水调度为核心的自动化调度体系、以办公信息化为核心的运行管理体系,提升了工程管理现代化水平。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长1432公里,交叉建筑物2385座,全线节制闸、退水闸、分水口门众多,闸站监控系统、日常调度系统、水量调度系统是中线工程自动化调度的核心生产系统。三者相辅相成,最终实现了远程自动化调度无人值班和少人值守的目标。

  以办公信息化为核心的运行管理体系,是保障中线工程安全运行的先进武器。工程巡查维护系统采用 IT技术、移动技术、GIS技术、工作流引擎、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贯穿发现问题-问题上报-受理-处理-消缺整个过程,达到了“巡检有计划、过程有监督、事后有分析,处理可追踪”的目标。

  安全监测系统通过全线布设的8万余个安全监测点,实时监测渠道安全。水质监测系统依靠输水干渠布设的多个固定监测站、自动监测站和移动实验室,实时在线监测水质变化。最新研制的边坡除藻多功能车设备高效、环保,确保了水质安全。

  物联网应用系统实时监测全线设备运行环境,实时监控渠道人员进出保证安全。“中线天气”应用系统分析汛期降雨和影响范围,提前判断,发出预警。防洪信息管理系统则使全线防汛物资、应急队伍、风险项目等信息尽在掌握,实现相互调配。目前,研发的卫星遥感探测技术、北斗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水下机器人探测技术等项目已经进入试点应用。

  “自2015年以来,天津干线工程每年的实际调水量都超过规划调水量,今年实际调水量已达12.3亿立方米。”中线建管局天津管理处副处长程德鑫说,尽管近几年每年调水量都在增长,工程安全是有可靠保障的,这归功于中线工程实行现代化的运行管理。中线建管局开发了“中线一张图”时空信息服务平台很管用,将工程信息、专题业务信息、实时运行信息、BIM信息、基础空间信息、遥感及无人机实景信息浓缩进“一张图”,为业务和决策提供全面数据支撑。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10月18日

吴涛 胡敏锐 闫智凯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决战决胜初显成效——北延应急供水工程河道衬砌完成过半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北延应急供水工程顺利进行 完成总工程量40%
激发红色动能——中线建管局宣传中心党支部党建与业务融合开展加大流量输水宣传
南水北调通水以来生态效益显著
生动演绎南水北调“硬核”科技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