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南水北调密云水库联袂擦亮首都水名片
 
分享到:
2020-10-21

密云水库库区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供图

  □本报通讯员 闫智凯

  9月8日,站在北京密云水库坝顶极目远眺,远山如黛、水天一色。

  当天,水库蓄水量23.51亿立方米,水位147.41米。

  要是在2004年,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当年,是密云水库建库以来最“干渴”的一年,蓄水量仅有6.5亿立方米。那一年,北京的水资源,也到了最紧缺的关键时期。

  9月1日在密云水库建成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回信中写道:“我一直惦念着密云水库。当年修建密云水库是为了防洪防涝,现在它作为北京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水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已成为无价之宝。”

  让我们细数南水与密云水库的“亲密接触”。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后,南水携手密云水库,正逐步擦亮首都北京这张水名片。

  南水入库添“活力”

  密云水库1958年9月动工兴建,1959年9月拦洪,1960年9月建成投入运行。

  密云水库兴建之初,除了防洪减灾,还承担着缓解当时京津冀用水紧张局面的重任。

  “水库当时担负北京东郊工业区和燕山石油化工总公司、天津市用水,北京潮白河灌区以及河北省廊坊地区部分农业用水的任务。”北京市密云水库管理处防汛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丽娟介绍。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工业发展也进入快车道,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1982年起密云水库停止向津冀供水,逐步转为主要担负向北京城市生活供水的重任。京城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北京城里三杯水中,有两杯来自密云水库。”密云水库被称作北京的“大水缸”。

  1999年前,华北地区总体处于丰水期。尤其是1994年,密云水库入库水量非常充沛,创下153.98米的最高水位、33.58亿立方米蓄水量的纪录,这一数据至今仍镌刻在纪念碑石上。

  张丽娟回忆,1999年后,北京地区遭遇持续多年干旱,密云水库上游来水日趋减少,加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密云水库来水入不敷出,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缺水成为北京城市发展的“短板”。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北京市第九水厂、通州水厂、郭公庄水厂等自来水厂用上了南水。南水逐渐替代密云水库向北京城市供水的功能,发挥出主力水源的作用,密云水库得以休养生息。

  密云水库减少出库水量。目前,密云水库日均出库保持10万立方米的最低热备状态。5年来,密云水库累计减少出库水量超过20亿立方米。同时,水库坚持多存蓄南水。2015年9月11日,南水北调调蓄工程正式开始向密云水库反向输水。截至目前,南水已为密云水库输水5.2亿立方米。

  “水库蓄水量连续突破整亿关口。”张丽娟介绍,从2016年年初的10亿立方米,增至年底的16亿立方米,2017年突破20亿立方米,2018年达到25亿立方米。特别是2019年10月,密云水库蓄水量升至26.8亿立方米,创1999年以来最高值。

  密云水库现在已经成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水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在保障京津冀水源安全特别是首都饮用水安全方面起着关键性枢纽作用。

  重塑北京水格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5年来,超过56.22亿立方米的南水抵达北京,极大缓解了北京水资源紧张的情况,也悄然地改变了北京市水资源格局。

  北京市水资源调度中心副主任王俊文介绍:“南水进京后,北京市形成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再生水多水源保障供水格局。”

  从千里之外奔涌而至的南水,先从房山北拒马河渠道进入惠南庄泵站,然后经过PCCP管道推送至永定河以西的大宁调压池。稳压后,两路分流:一路穿永定河,过丰台,沿西四环暗涵北上,至团城湖调节池,其中一部分再沿京密引水渠奔流103公里,经过9级泵站加压,“爬高”100多米,注入密云水库;另一路向东进入南干渠和东干渠,最终形成以西四环,北、东、南五环为环带的供水环路系统。

  进京的56.22亿立方米南水,其中水厂“喝”水37.20亿立方米,占进京总水量的66%;“存”蓄水库6.90亿立方米,“存”蓄怀柔应急备用水源地和潮白河水源地等5.40亿立方米,共占进京总水量的22%;向城市河湖生态环境回“补”6.72亿立方米,占进京总水量的12%……王俊文的介绍如数家珍。

  数据显示,北京是资源性缺水的特大城市,多年平均降雨量585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37.4亿立方米。南水进京后,北京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由2014年的94立方米提高至164立方米。

  随着蓄水量的逐步增加,密云水库也逐渐转型成为城市战略储备水源。2015年至2018年南水入库以来,密云水库累计供水10.2亿立方米,年平均供水2.1亿立方米,比1960年至2014年多年平均供水量减少72%。

  同时,密云水库还承担起南水调蓄的重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正常供水时,可存水入库,一旦出现检修等情况,密云水库可以接力保证北京城区供水。

  2019年11月至2020年6月,中线干线北京段工程开展了为期7个月的“体检”,密云水库临时担负起向北京供水的重任,历时219天,累计向北京城市供水5.82亿立方米。“这次调水也是对北京市多水源联合调度的一种考验,发挥了密云水库在北京水资源保障中‘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作用,也证明了密云水库具有‘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能力。”王俊文表示。

  打造生态新地标

  南水与密云水库为北京带来的变化不只体现在“地表”,还体现在“地下”。

  王俊文对北京市地下水情况逐年进行了梳理,“从2014年到2016年,这两年地下水下降减慢,下降速度减缓。从2016年到2018年,在地下水下降趋势减缓的基础上,部分地下水水位出现回升。从2018年到今年,整体出现了缓慢上升的情况。”充分利用南水北调水、有计划地关停自备井、大幅压采地下水,可以说南水的到来对北京平原区地下水回升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从北京市整体来看,南水进京5年来,全市地下水水位正在由缓慢下降变为止降缓升,南水的有效利用大大促进了地下水涵养。2014年末全市平原区地下水埋深平均水位25.66米,2020年8月底平原区地下水埋深平均水位22.71米,累计回升3.12米。

  当然,密云的水环境也得到极大改善。自南水进京密云水库调蓄工程启动后,北京市有针对性地对密怀顺水源地进行适时回补,累计补水4.20亿立方米,有效遏制了该地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潮白河回补区与补水前的地下水位相比,回补效果显著,地下水位平均回升16.03米,最大回升26.25米,影响范围16.2平方公里。

  北京市水务局还通过密云水库向潮白河补水,累计补水1.11亿立方米,改善了自1999年潮白河断流后的生态环境。密云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埋深由2017年末的31.18米提高至2019年末的24.44米,地下水平均埋深回升6.74米。

  水环境改善的底气源于密云水库流域内各级政府长期以来对水源的大力保护。北京市密云水库管理处水政科科长梁勇介绍,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思路,在库区155米高程以下,国有土地范围内10.4万亩“押宝地”全部退出耕种,94个库中岛原有的生产经营承包户全部退出库区。

  密云水库构建起2.85万亩水生、湿生、陆生植物相结合的生态保护带,还开了采用生物工程技术保护水源的先河。水库周边20万亩大田玉米防虫用赤眼蜂防治,灭虫护林靠放飞灰喜鹊来完成。通过各种举措确保“清水下山、净水入库”始终如一。

  水丰、景美,密云水库的过境候鸟也多了起来。每年春季,冰雪消融之时,大天鹅、小天鹅、白鹭、苍鹭、鸬鹚等上万只候鸟陆续从南方赶来密云水库,这里成了“鸟的天堂”。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0年10月21日

闫智凯
责任编辑:尼冰琳
相关新闻
 
南水北调东线泗洪站枢纽:建设出精品 管理创一流
南水成为许多城市供水生命线 南水北调社会效益远超预期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举办开放日活动 科技创新引领智慧中线健康成长
决战决胜初显成效——北延应急供水工程河道衬砌完成过半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北延应急供水工程顺利进行 完成总工程量40%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