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璧山区:以水为脉 打造人水和谐的公园之城
□通讯员 王炯其
紧邻重庆主城的璧山区,属于典型的丘陵缺水地区,无大江大河过境,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3.48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560立方米。
因为缺水,璧山人更加重视治水兴水。近年来,该区以水为脉,围绕“大景区、大森林、大公园、大水系”城市建设构架,着力打造人水和谐的公园之城取得显著进展。
如今在璧山,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自然与生态的扩写,城市与水相依、公园与水相伴,每一个角落都被绿水浸润开出诗意的花朵;市民出家门能见绿地,走几步就能来到一个与水相伴的公园。现如今,璧山已经打造多个城区公园,让市民更加亲近自然。在此基础上,璧山进一步拓展思路,在不久的将来,还将打造一个“有山有水有田园、有诗有景有远方”的大美意境的“家”。
这段时间,伴随着冬日的暖阳,秀湖公园里市民们三三两两结伴出游。秀湖公园位于璧山老城区以西,因郭沫若先生曾赞誉璧山“黛山秀湖”而得名。公园占地1500亩,融入“花之乐”、“林之乐”、“石之乐”、“水之乐”等元素,结合现状地形地貌将150种乔木、200多种旱地植物和300多种水生植物布局园中,形成“花海”、“花岛”等景观。此外,43000平方米的仿古建筑再现了璧山1260多年来的人文景观、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等。游览其间,曲径通幽,让人心旷神怡。近年来,该公园已经融入到了市民的日常生活中。
除了秀湖公园,璧山已经打造了多个城区主题公园,有总投资2亿元打造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观音塘湿地公园;有以群众体育为根,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羽毛球等为主的东岳体育公园;有占地800余亩、以儿童娱乐为主的枫香湖儿童公园;有占地200余亩的秀湖汽车露营地公园……。目前,璧山区已建有30多个公园、20多个广场,公共绿地1800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8平方米。
公园已成为璧山的一张王牌,“公园之城”是璧山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亮点之一,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体系,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策划推出50个旅游重点项目,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并完善“全域景区”旅游配套设施,满足市民和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多方面综合需求,方便更多市民和游客畅游璧山。
今年9月12日,在文博会主论坛——2019中国(重庆)城市文化发展论坛上,区委书记蓝庆华介绍,璧山在不久的将来是一个“有山有水有田园、有诗有景有远方”的大美意境的“家”。在璧山这座城市里,儒雅是“气质”,文化是底蕴;田园是“颜值”,绿色是底色。我们将把璧山的文化内涵、田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营造出“有山有水有田园、有诗有景有远方”的大美意境。
2019年,璧山加大治水兴水力度,实施的长江提水璧山连通工程、城市新区水厂一期供水5万吨工程、重庆大学城至璧山调水工程、璧北河-璧南河连通工程、观音塘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等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完工投入运行,渝西水资源配置璧山段工程、璧南河生态补水工程以及千秋堰中型水库、姊妹桥小一型水库新建工程快速推进。
近几年,璧山以水为脉,成功创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区。
未来,璧山将位于一个5A级景区之中,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规划,璧山将建设茅莱山都市田园生态公园,并将把它与现在璧山已有的观音塘湿地公园、枫香湖儿童公园等联合打造国家5A级都市田园风景区。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随着秀湖水街国际非遗手艺特色小镇的正式打造,璧山将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实现非遗产业与秀湖生态区相融相生,让非遗文化在璧山真正活起来、传下去、走得远。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9年12月26日
作者:王炯其
责任编辑:陈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