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激活一池水 改变一片山
——江西抚州市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显成效
 
分享到:
2023-01-06
 
  □本报通讯员 邓伟
  隆冬时节,在江西省抚州市桐源乡黄溪村,一个个焕然一新的水塘清澈见底,步道、亲水平台错落有致,古朴的传统民宅,各具特色的农家小院,干净整洁的乡村路……一幅写意乡村画呈现在纷至沓来的游客眼前。
  这样秀美的山水画卷,是近年来黄溪村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与秀美乡村建设的成果。“一到周末,很多城里人都来村里游玩,夸我们村里美。现在我们村人气越来越旺了。”谈起村里的变化,村民掩饰不住喜悦。
  思路明 行动快
  2017年,抚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全市水土保持工作“两湖两源两脉六片”的总体战略布局和“以点串线、以线带面、以面扩域,以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助推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编制了抚州市2017—2030年水土保持规划。
  2021年,抚州市水利部门开展排查调研,最终确定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村综合规划,优化水土资源配置,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打造流域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不断提高水土流失治理水平。
  全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利用中央资金,积极开展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新增财政资金专项水保、农业综合开发水保综合治理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和项目,涉及6个县。截至目前,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近700平方公里。
  河塘清 生活美
  “住了40多年,没想到身边的臭水沟竟能变成这样!”官仓村村民胥晓华现在晚饭后都会沿着家门口的小河走上一段。原先河沟里积蓄了雨水和烂泥,一到天气晴好时就容易发臭,困扰了他很久。
  作为宜黄曹水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护坡示范段,在官仓村河岸带,水利工作人员布设各类生态护坡近千米,其中生态木桩护坡布设在河岸沿建筑物一侧。在河流沿堤设置木桩,木桩间留有合适缝隙种植水生植物,形成优美河岸环境的同时,也为水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有助于提升河流生态系统稳定性。
  完成蜕变的官仓河段只是整个抚州小流域生态清洁治理成果的一个缩影。市水利局水保中心负责人表示,工作人员因地制宜地采取疏挖等方式,让水动起来,形成了“水库-山塘-门塘-沟渠”水系网,使全市小流域的水“引得进、流得动、蓄得住、排得出”。同时,水域内布设了生态湿地,种植了美人蕉、水竹、香蒲等水生植物,净化草沟和门塘水质。
  生态好 产业兴
  走进抚州市临川区的河埠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区的荣裕果业基地,放眼望去,山头种满了橘子树,金黄圆润的蜜橘缀满枝头,一派丰收的景象。这里原是一片荒山,水土流失严重,如此大的改变,是临川区数年来扎实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带来的。
  “原来这里根本没有什么植被,一下暴雨,山上泥沙就顺流而下,时常毁坏了山脚下的庄稼,而且影响通行。”多年前,村民叶全裕在乡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将这片1000多亩的荒山租下来,种上各种果树和中药材,改善水土流失的同时,自己的生活也富裕了。
  临川区在实施生态综合治理的过程中,以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为抓手,探索出一种“立体式”的水保模式,即山上果树种植、山腰生态观光、山下水库养殖的模式。每到周末或假期,市民来到这里,上山可以采摘新鲜果子和蔬菜,下山可以休闲垂钓,中午可以在山腰的饭店吃饭休息。每天来叶全裕果园工作的农民有100多人,每年人均增收近万元。
  目前,全市有800多个生态农庄受益于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走上了致富路。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3年1月6日
邓伟
责任编辑:孟京
相关新闻
 
多措并举擦亮生态底色
江西1651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建设完工
富水河畔幸福来
乡村山清水秀 文化振兴有方
江西系统提升水利防旱抗旱能力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