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精准施策解旱情
——湖南娄底市水利系统全力抗旱
 
分享到:
2022-09-02
 
  □本报通讯员 黄雄 杨国栋 苏霞 李峰
  “多亏了政府帮我们打深井、加装水泵,解了燃眉之急。”在政府的帮助下,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蛇形山镇新南口村种粮大户胡志敏的近3000亩水稻有了稳定灌溉水源。
  娄底市地处娄邵衡干旱走廊,7月中旬以来出现罕见的连续高温天气,农业干旱和因旱饮水困难情况露头并呈发展态势。娄底市委书记邹文辉、市长曾超群多次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全市水利系统党员干部持续奋战,深入田间地头,全力打好抗旱攻坚战。
  疏浚河渠 保障灌溉
  “我这220亩水田,利用车田江水库引来的渠水,每天能持续灌溉8个小时。我心里的大石头可算是落了地。”看着水泵抽出的河水流向稻田,涟源市古塘乡白竹岭村村民吴龙图喜笑颜开。
  “有效缓解旱情,得益于疏浚河渠、蓄水充足。”古塘乡党委委员谢礼介绍,7月以来,全乡共增加抽水设备86台,不间断灌溉周边农田,平均每天抽水1.4万立方米。
  此轮旱情影响涟源市农田面积12万多亩。涟源市主要库区电站关机停止发电,蓄水保灌溉,蓄水量超1亿立方米。市、乡、村三级联动,组织3000余名党员干部深入抗旱一线。水利、应急等部门组建了21个抗旱救灾技术指导小组,实地指导抗旱工作。
  提前谋划 全力抗旱
  针对旱情,娄星区提前谋划部署,组织和发动干部群众开展抗旱自救,全力保障秋粮作物灌溉用水。
  “我自己请了20个工人抽水灌溉,加上水利部门的帮助,受灾的200多亩水稻基本有救了。”胡志敏一边查看水稻发育情况一边说。
  在蛇形山镇新南口村、扶洲村,部分水田由于严重缺水导致干涸开裂。为此,当地政府新建了6个电排站,并打了1口抗旱深井,帮助解决农田灌溉用水问题。
  旱情来临之前,娄星区启动了山塘、渠道清淤等工作,完成山塘清淤加固52口,渠道清淤47条共计37.6千米。
  据悉,此轮抗旱过程中,娄底市水利工程共蓄水6.74亿立方米,各类水库累计为农田灌溉提供抗旱用水2.61亿立方米;累计出动送水车辆191台,应急送水6630立方米,有效解决了4601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累计打井96口,新增供水13.64万立方米,有效解决5.56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累计出动抽水设备1.4万台次,累计引提水472万立方米,保障灌溉面积7.67万亩。此外,娄底市专门安排500万元抗旱专项经费解决基层实际问题,县级已累计投入抗旱经费5611万元。
  “全市水利部门坚持一天一会商、一天一调度,分阶段精准抗旱、精细抗旱。”娄底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松涛表示,要对全市5个县(市、区)和经开区共73处千吨万人水厂和44处大中型灌区的供水保障能力进行再摸底,点对点现场指导用水保障工作。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2年9月2日
黄雄 杨国栋 苏霞 李峰
责任编辑:孟京
相关新闻
 
湖南:抗旱保灌,如何实现?
湖南怀化:市级河长持“口袋卡”巡河
湖南株洲市:干部到地头 抗旱保丰收
汩汩清流向旱田
把防旱抗旱工作抓在手上 保障饮水安全和灌溉需要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