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湖南株洲市:干部到地头 抗旱保丰收
 
分享到:
2022-08-21
 
  □本报特约记者 刘小花 通讯员 陈立志 谭琦 张玲玲
  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严重影响水稻等作物的生长。根据预报,到8月21日,湖南省株洲市将达到中度以上气象干旱等级,部分缺水严重的乡镇可达重度等级。
  面对严峻抗旱形势,株洲市水利部门1000多名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全力保障群众灌溉用水。
  巡渠护水
  “今年的干旱实在太严重了,水塘里的水都不够用了!”楠木山村祥瑞斋组村民黄贤良说,眼下正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及时灌溉,会导致水稻抽穗困难,减产甚至绝收。
  楠木山村地处官庄灌区。灌区管理处100多名工作人员齐上阵,巡渠护水,清除阻水障碍等,保障农作物得到及时灌溉。
  “工作人员每天至少巡渠3次,既要协调管辖范围内各片区轮灌情况,也要及时发现和处理渠道存在的问题隐患,科学调配每一段渠道的水源。”官庄灌区管理处副主任钟小强说。
  前段时间,有一条渠道出现了一米多深的缺口。了解情况后,巡渠人员迅速抢修,及时有效处置了险情。
  “目前,正处于晚稻分蘖、一季稻孕穗抽穗的关键时期,需要足够的水确保水稻生长。”官庄水库管理局局长吴志兵说。6月至今,官庄灌区已供水2600多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3.2万亩。
  科学灌溉
  在醴陵市孙家湾镇文家湾村,种粮大户谢建新看到水流进田间,紧蹙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前一阵,大片未成熟的水稻青中泛黄,有的叶子枯黄卷曲了,一看就是缺水状态。好在灌溉及时,让‘憔悴’的水稻慢慢缓过神来。”谢建新说。
  “村里有2700亩稻田,其中有1500亩受旱。我们村地处下游,过去灌溉用水比较困难。是酒埠江灌区东干渠送来了‘及时水’,帮我们解决了燃眉之急。”孙家湾镇文家湾村书记曾学全说。
  酒埠江灌区是株洲市最大的灌区,灌区东干渠在醴陵境内总长47公里,设计灌溉面积约9万亩,是醴陵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我们采取‘压上游保下游’等方式,确保醴陵片区的水稻及时得到灌溉。”酒埠江灌区管理局局长邱铁勇说。
  2022年,酒埠江灌区管理局建立了支渠开关闸门台账,严格实行“放水之前有调查、放水之前有告知、放水周期有间隔、放水效果有跟踪”机制。同时,明确北干渠轮灌周期不少于5天、东干渠不少于7天,分别增加1天和2天的供水周期,并与酒埠江水力发电有限公司积极协调,确保水库下泄流量的稳定性、放水周期的合理性。
  目前,酒埠江灌区大部分山塘、水库平均有60%至70%蓄水量,抗旱形势总体较为稳定。
  合力抗旱
  在大京灌区主干支渠和田间地头,区、镇、村党员干部顶着烈日,与村民一起抗旱保灌溉。
  芦淞区白关镇东庄村30多名干部群众挥舞锄头、铲子,一起清理渠道。“经过3天的努力,我们基本疏通了渠道。水已经引到了村里,现在还有两到三公里要继续清理。”东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卫说。
  “大京水库以0.97立方米每秒的流量输送灌溉用水。”芦淞区水利局局长黄永立说,灌区今年蓄水量比往年增加了100万余立方米。目前,芦淞区水利局密切监视旱情和水库动态,实施东、西干渠水量统一调度,加强对大京水库及小(2)型水库水量调度指导,保障上中下游农田灌溉。
  灌区工作人员细致检查各个闸门,仔细查看七子塘、云山村、沙堤村等渠道过流情况,及时掌握各段渠道水位。“灌区干部职工加班加点疏通渠道,确保输水畅通,有效缓解了下游旱情。”大京水库管理事务中心主任吴湘鹏说。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2年8月20日
刘小花 陈立志 谭琦 张玲玲
责任编辑:孟京
相关新闻
 
汩汩清流向旱田
把防旱抗旱工作抓在手上 保障饮水安全和灌溉需要
湖南双牌县:灌渠送来“丰收水”
湖南“7531”机制防旱抗旱
湖南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双下降”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