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程

护中线调水源头保清水永续北上

发表时间:2018-09-12

  □本报通讯员 傅菁 班静东 记者 杨莹

  “2012年在北京工作时,新买的烧水壶,用一次就结一层水垢。”曾在中国地图出版集团工作的小万,在北京工作4年后,还是回到了武汉。2016年,她出差去北京,宾馆正好位于团城湖水库供水区域,用的是丹江口水库的水。“走的时候专门看了一下烧水壶,内壁光亮如新,一点水垢都没有,而且水还有点甜味儿,像‘农夫山泉’!”

  小万感受到的变化,与南水北调中线源头护水人的努力密切关联。“建好管好水源工程,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上。”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水源公司”)总经理王新才的承诺掷地有声。

  让首都人民喝上清澈甘泉

  “河南南阳陶岔站,20时。pH值,7.67;含氧量,8.35毫克/升……”7月1日,记者在丹江口库区水质监测中心看到这样一组数据。自2016年水源公司建成水质监测系统,陶岔站的水质数据,便通过架设在监测断面的固定式水质自动监测站传输至系统终端,每天6次,从不间断。

  “从收集的数据看,水库送出的水常年保持在Ⅰ类。”90后水质分析员米小青,每天穿着白大褂操作那些精密的水质分析仪器。以前人工分析水质,取样、沉淀、萃取、烘干等一系列工作,既繁琐又耗时。“现在这些仪器厉害着咧,水里含什么物质,只需一滴,半小时即见分晓。”米小青说。

  除了人员、设备,保护一库清水的还有丹江口库区水质监测站网。从2014年12月正式通水到2016年5月,监测站网耗时1年半建成,在库区布设了31个监测断面,按照日、月、季度、年的监测计划,分别开展常规项目、生物项目和109项全指标监测。

  “监测站网还有3个固定式自动监测站、4个浮动式自动监测站、1辆移动监测车、1艘移动监测船及水质监测信息化平台。”水源公司环境移民部张乐群告诉记者,监测站网的建成实现了水源地水质状况的自动监测,水环境监测效率大幅度提高,也为管理部门作决策提供了高效、科学的水质信息支撑。

  要用好水质监测站网,就要做好站网维护工作。张乐群介绍,4个浮动式自动监测站均用浮船搭载着监测仪器浮在水面,每周都需校准维护。而今年3月的那次遭遇,让他至今想起来都后怕不已。当天,在维护龙口浪河断面4号站时,时钟已指向下午1点。但天公不作美,技术人员上船后突然刮起大风。狂风大浪中,测船摇摆不停、无法靠岸,几名技术人员只能紧抓船舷,等待救援。到晚上11点多,风渐小,人员才被安全解救。上岸后才发现,他们的衣服早已被冷汗浸透……

  科学调度发挥工程效益

  白龟山水库是河南省平顶山市区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也是南水北调调节水库之一,被誉为平顶山的“大水缸”。

  “真心感谢南水北调,去冬今春连旱,水库水位持续下降,是南水北调解决了平顶山全市人民的用水危机。”白龟山水库管理局负责人说。

  记者站在白龟山水库大坝上,库区碧波浩渺,周边绿意盎然。“喝饱水”的大水缸,不仅让百万市民喝上甘甜水,更打造了一个生态良好、景色优美的水利风景区。

  在丹江口大坝脚下,一栋三层楼的丹江口工程展览馆已经建成,在这里可以详细了解丹江口水利枢纽的初期工程建设、大坝加高的全过程。站在三楼展厅的动态输水图边,记者看到,汉江水从陶岔渠首奔流而下,途经河南、河北,蜿蜒1432公里,全程自流到北京、天津。

  “几乎每天都来,看着这哗啦啦的流水心里敞亮。”4月中旬开始,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经河北保定瀑河水库向白洋淀生态补水,干枯了多年的瀑河水库重现生机,瀑河沿线德山村62岁的村民代克山一有工夫就到水库边待上一会儿。“现在的水库、河道跟我小时候那会儿一样。”老代黝黑的脸上盈着笑。

  水源公司和汉江集团主动协调,科学管理,确保水量有保障、供水要安全。去年秋,一场罕见的汉江秋汛让水库蓄水达到167米,检验了丹江口大坝的蓄水能力。充沛的水量,也为今年加大总干渠流量提供了保证。

  “要确保将来调水安全,现在就要未雨绸缪,以实践检验渠道的承载能力。”水源公司工程部黄朝君说,水源公司和汉江集团统一调度,从今年3月开始,逐渐加大输水流量,到4月17日,已达350立方米每秒,持续稳定运行2个多月后,6月19日增加到370立方米每秒,渠道经受住了安全考验。

  管好水脉保用水无恙

  如果说“有水调、调好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效益后面的“0”,那么工程安全,就是“0”前面的“1”。

  丹江口大坝,可谓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心脏”。通水后,日常每周一次、汛期每天一次的大坝安全巡查,是水源公司保护“心脏”安全的重要举措。

  2017年8月底,汉江流域发生自2011年以来最大秋汛。8次洪峰过程中有4次的入库洪峰量级超1万立方米每秒。洪水来临,大坝安全大于天!按照长江委要求,水源公司与汉江集团成立了蓄水工作协调小组,下设技术协调组、调度组、工程检测组等8个工作组,全方位无死角关注着大坝安全。一项项安全监测办法、一场场技术分析例会、一天两次的大坝安全巡查……洪水肆虐的那2个月,水源公司、汉江集团每个人都上足发条,绷紧安全弦。

  做好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同时,水源公司和汉江集团积极加强供水调度。2017年9月2日6时,水源公司和汉江集团接到中线干线总调中心紧急调度令,按照要求从9时至13时,分时段将入中线总干渠流量从210立方米每秒先减至160立方米每秒,再减至100立方米每秒,再增加至210立方米每秒。水源公司和汉江集团及时响应,处置得当,充分发挥了数据监测与远程传输系统及前期与中线干线总调中心、渠首分局所建立的信息沟通渠道与协调机制的作用。

  “心脏”安好,“动脉”通畅,京津百姓用水便可确保无恙。

  一库碧水高歌北进,源头管水不容丝毫倦怠。水源公司的历史使命,正如王新才的护水决心:“新形势下,我们要按照‘全委一盘棋,共谋新发展’的要求,全面履行好管理职责,为确保清水永续北上提供坚实动力!”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8年9月12日

作者:傅菁 班静东 杨莹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福建金门供水水源保障工程初设获批

甘肃临洮县:加快推进水源工程建设

水利部印发长江流域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

打通高质量发展的“水源补给线”

有稳定水源 强用水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