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系列特稿之八】脱贫圆梦 治水惠民
 
分享到:
2021-07-01
 
2019年10月,陕西汉中市武乡镇的贫困村王庄村解决了饮水安全问题,用上自来水的孩子们兴奋不已
  □记者 张佳鑫 陈萌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今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
  永远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中国共产党,兑现了向历史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镌刻了彪炳史册的辉煌篇章。
  建党百年之际,恰是脱贫攻坚交卷之时,时间的巧合,却也是历史的必然。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发展历程,既是一部薪火相传、砥砺前行的奋斗史诗,也是一首攻克贫穷堡垒、昂首奔向小康的英雄壮歌。
  当世代从山下人扛马驮取水的贵州喀斯特山区村民在家喝上甘甜自来水,当湖北郧阳区在水利扶贫干部带领下发展起带动数千人就业的制袜产业,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的青海格尔木贫困牧民就近参加水利工程复工复产每天获得200多元收入……一项项心系冷暖、务实有效的政策措施落地,一个个扑到田间、甩开膀子的身影接续奋斗,一幅幅村美民富的新图景涌现,一张张吃上甘甜水的幸福笑脸感动世界。
  百年大党初心如磐,执政为民使命在肩。在脱贫攻坚宏伟蓝图上,水利人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初心不改担使命
  ——以人民为中心 为人民谋幸福
  谁能想到,百年前,独龙族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民众过着刀耕火种、结绳计日的生活。如今,云南独龙族整族脱贫,村里通车、通电,也通了安全水,一跃千年奔小康。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贫困如影随形。中国共产党人最初看到的就是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首先思考的就是如何能够摆脱贫困,改变命运,救亡图存。面对饥寒交迫、民不聊生、江河泛滥和战火纷飞的状况,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伊始,就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的使命。无论在土地革命时期,还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都始终注意解决吃饱穿暖的问题,团结带领广大人民以坚定不移、顽强不屈的信念和意志与贫困做斗争。旧中国水利基础设施脆弱,想从根本上改变人民群众吃饭问题,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但中国共产党人一旦有条件就积极建设水利设施,改善灌溉条件,发展农业生产,就是为了解决贫困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专门设立山林水利局,组织广大军民开渠筑坝,打井抗旱,车水润田,留下了治水改变贫困的一段佳话。
  通过开展土地改革、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减贫战略,实施区域开发式扶贫等战略,逐步建立常态化减贫工作机制……立足国情、遵循规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实施不同战略政策,不断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出发,把扶贫开发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推动了扶贫减贫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反贫困“战场”上,水利是重要基础和保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代又一代治水人只争朝夕,除水害、兴水利,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
  1986年,国务院成立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我国开始实施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并确定原水电部等10个部委作为首批开展定点扶贫任务的单位。
  随着《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开始实施,1995年,水利部成立了由副部长担任组长的扶贫领导小组。至此,水利部开始发挥行业优势,从解决水的问题入手,以老、少、边、穷地区及水库移民为重点,加强贫困地区水利建设。
  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指导下,水利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水利扶贫工作的意见》《水利部定点扶贫规划(2001—2010年)》等一系列文件和规划,在行业内部署开展水利扶贫工作。
  从中央到地方,在党的领导下,扶贫的水利印记越来越清晰。水利行业举全行业之力,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做好水利扶贫各项工作,为我国各个阶段扶贫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坚实水利支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利扶贫责任更加明确,政策举措要求更加精准,形成了以行业扶贫、定点扶贫、片区联系、对口支援、重点区域扶贫等为主的扶贫体系,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因水致贫的突出问题加快解决。
  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长久封冻的贫困“冰山”逐渐融化,水利扶贫奏响最强音!
  攻坚克难拔穷根
  ——喜迎安全水 点亮致富梦
  在乌蒙山区壁立千仞般的一些村庄,一桶水过去曾被当做珍贵的礼品。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昔日长征路上“乌蒙磅礴走泥丸”的地方,又响彻着喝上安全水的喜悦声。
  水利部把全面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继“十二五”末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后,“十三五”时期继续实施巩固提升工程。
  “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各级水利部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凝心聚力,攻克最后的“堡垒”。2020年8月,我国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
  水利作为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在决胜全面小康、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具有重要地位。水利系统积极行动,用好“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锦囊”,让贫困群众感受因水浸润的幸福。
  全力推进保障饮水安全这一水利扶贫头号工程,持续改善农田水利灌排设施,不断提升防洪抗旱减灾能力,加快治理水土流失,抓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发挥农村水电扶贫效益……啃下硬骨头,打赢攻坚战,支撑贫困地区长远发展的水安全保障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十三五”时期是水利扶贫开发投入资金最多、建设成果最多、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水利部安排贫困地区中央水利建设投资3687.2亿元;农村水电扶贫工程精准帮扶9.8万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岗位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108万人次,人均年增收1万元;646个贫困县每年超过100万群众从水土流失治理中受益……水利行业扶贫使贫困群众不断收获大礼包,实现脱贫致富。
  “八大工程”拔穷根。锁定地区,锚定目标,水利部调动各方力量,整合扶贫资源,创造性地实施水利行业倾斜支持、贫困户产业帮扶等“八大工程”,积极争取有利于增强地方经济发展的项目和资金支持,激活产业来“造血”,智力帮扶去“授渔”。在2017—2020年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年度考核中,水利部连续4年获得“好”的等次。
  在行业扶贫多角度发力和精准扶贫纵深开展的同时,以对口支援为经、片区联系为纬、重点区域扶贫为聚焦点的扶贫行动全面铺开,一股“暖流”在华夏大地缓缓流淌。
  打攻坚战的关键是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利部择优选派209名优秀干部到脱贫攻坚一线挂职扶贫,组织2600多名专家开展扶贫专项咨询服务,连续4年选派业务骨干到西藏阿里、那曲工作,累计培训贫困地区水利干部9300多人次,“组团式”“菜单式”“订单式”开展干部人才、教育培训、人才培养、能力提升等立体式帮扶,成为培育基层水利人才成长的沃土。“订单式”水利人才培养案例荣获“全球减贫案例有奖征集活动”最佳减贫案例。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大扶贫格局中,水利扶贫经过30多年的探索实践,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扶贫模式,为我国各阶段扶贫任务顺利完成和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谱写下一页页恢宏壮美的诗篇。
  用情帮扶结硕果
  ——把责任扛在肩上 把群众放在心上
  “能让伽师人民早日喝上甜水,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今年2月25日,新疆伽师县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刘虎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他带领团队翻沙包,找水源,定方案,划标段,患病后仍奋战在工程一线。2020年5月,伽师县47万各族群众喝上了期盼已久的甘甜自来水。
  把责任扛在肩上,把群众放在心上,刘虎用行动与坚守诠释着共产党员和水利工作者的初心与本色,是脱贫攻坚水利楷模的典型代表。
  一个个水利扶贫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迎难而上,精准施策,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奉献给了党的脱贫事业。
  扶技、扶智更扶志。举办党支部书记、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实施贫困学生勤工俭学帮扶、水利建设技术帮扶、贫困村党建促脱贫帮扶等工程……水利部在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的同时,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使贫困群众盼富懂富、能富长富。
  在祁连山脚下,高标准水渠引来祁连山雪水,昔日干旱的荒滩被滋润成甘肃临泽县明泉村1200多名移民的新家园;在丰都,“一头猪”“一头牛”“一颗红心柚”等产业纷纷落地,构建起“1+6+X”的扶贫产业体系;在少数民族聚居的贵州黄平县,以青山绿水和原生态美食为亮点的农家乐项目,帮助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脱贫……水利扶贫实打实地促就业、稳增收,帮贫困群众过上富裕新生活。
  脱贫攻坚壮丽画卷中的水利篇章蔚为壮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解决2889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十三五”期间,贫困地区累计新增、改善和恢复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029万亩,贫困地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35万平方公里……水利行业扶贫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水利部向6个定点扶贫县(区)投入引进帮扶资金4.13亿元,选派36名优秀干部挂职扶贫,帮助1万多户贫困户发展产业……湖北郧阳和重庆万州、武隆、丰都、城口、巫溪在2020年年底前全部脱贫摘帽。
  在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建立健全部际联系会议制度,选派3个工作组驻广西、贵州、云南开展帮扶工作,“十三五”期间安排片区中央水利建设投资250.65亿元……水利部与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紧密的联系,为通往致富路搭建了“桥梁”,80个贫困县如期实现脱贫。
  安排河北阜平、安徽金寨、江西宁都等5个对口支援地区中央水利建设投资74.34亿元……水利部的对口帮扶按下建设“快进键”,当地水利面貌焕然一新。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筑牢产业根基、激活内生动力,让百姓以水为媒搭上幸福快车,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的征程已经开启。
  脱贫攻坚取得伟大胜利,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充分证明只要始终不渝坚持党的领导,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水利人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把脱贫“完成时”变致富“进行时”,全力推进脱贫地区水利高质量发展,共同见证伟大复兴历史征程上新的奇迹!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1年7月1日
张佳鑫 陈萌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
社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有效衔接助力乡村振兴
水利系统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获得者名单
破解千年水困 决胜时代大考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宜居又兴业 薛宅换新颜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