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山海水城”的水利引领
——浙江台州市水利改革发展透视
 
分享到:
2020-11-10

  □本报记者 李顺卿 张隽 通讯员 李欠林 奚巧芝

  “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诗圣杜甫的笔触,描摹出浙江省台州市“山海水城”的秀美画卷。

  水是台州的最大特色,也是最亮底色。千百年来,台州人民逐水而居、依水而兴;每一处港湾、每一串帆影,都记录着台州人民与水相依、与水抗争、与水和谐的灿烂文明。

  虽地处江南水乡,台州却饱受季节性、工程性和水质性缺水之苦;作为中国沿海登陆台风最多的城市之一,台州不得不承受台风侵扰之痛;“山海水城”的秀美,无法纾解台州可开发利用土地有限之困。

  自然禀赋的缺憾,被勇猛精进的台州人民一一解决:坚持开源节流,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凭借铜墙铁壁般的防台风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实现连续13年人员零死亡,成为全国防台风示范基地(城市);经年累月围垦造地,沧海变桑田,滩涂变新区,现有耕地近一半由滩涂围垦而成,台州从内陆时代迈向了湾区时代。

  进入湾区时代的台州,呼唤水利在提供高质量发展支撑与保障的同时,完成自身的角色转换,担当引领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成为台州水利发挥支撑与引领双重作用的重要遵循。全市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深化落实,紧紧围绕十六字治水思路,谋篇布局,深耕细作,全力打造“城市发展以水为基、系统治水与城相融”的“水城共同体”。

  “水城共同体,就是把治水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深度融合,打造系统治水升级版,构建水利与城市发展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台州市委和市政府将发展水利作为水城建设的先决条件,城市规划服从水系规划,道路、市政跟着水系布局,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水利的迭代升级。”台州市水利局局长李起福道出水利在台州的重要地位。

  在“节水优先”前提下,科学谋划“空间均衡”

  “七山一水两分田”是台州的自然禀赋。人均用水量不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自身长江三角洲中心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是台州面临的主要问题。深入贯彻“节水优先”,推动转变用水方式,是流域与区域的发展前提;科学谋划“空间均衡”,全面落实以水定需,是补齐短板的最优方法。

  近年来,台州市委和市政府坚决贯彻“节水优先”,从政府、社会、公众3个层级发力,从“源头、流程、末端”多维度、全方位联动。

  从“源头”抓节水,台州强化水源地管护。截至2019年,台州全面完成8个县级以上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评估、80个日供水200吨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划界,公布1178个日供水200吨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名录,这项工作在浙江省处于领先地位。今年10月1日,浙江省首个单一水源地保护条例——《台州市长潭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正式施行。

  从“流程”抓节水,台州推动节水型社会创建。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水资源管理和节水行动纳入市委和市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与县(市、区)年度考核等次和奖金核发直接挂钩。在输水环节上,实施居民用水“一户一表”改造,管网漏损率从12%以上降到10%以内。

  从“末端”抓节水,台州推广循环用水。积极推进分质供水和再生水回用,鼓励在单位、企业、学校、海岛等地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师生1.4万余人,2019年用水量65万吨,老旧管网曾多次抢修。今年年初,台州市水利局帮助协调第三方机构,并多次就实施方案、效益分享等进行磋商,最终实现浙江省首例高校合同节水试点落地,投资额、回报率和节水效果均为全省高校合同节水项目之最。

  在抓好节水的同时,台州以实现“空间均衡”为目标,突出治水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变“单打独斗”为“多方协同”,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审视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将治水与环境改善、城市发展等结合起来。

  台州近些年兴建了必要的蓄引提调工程,破解台州南北水资源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需求。全市实施跨区域引调水工程、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重点推进长潭水库、牛头山水库南北应急互备工程,通过市区水务一体化改革、区级水务资产重组,实现市区原水联网联调,统筹构建台州南片区“三纵三横”和椒江南北两岸“互联互通”的供水格局。狠抓非常规水开发利用,通过兴建三门核电厂海水淡化等一批工程,全市海水直接年利用量达20多亿立方米,海水淡化总规模为6.93万吨每天。去年还新建了玉环市亚海水淡化(一期)抗旱应急工程,建成后预计增加日供淡水量3万吨,能够有效解决目前海岛城市玉环的饮水之困。

  将“节水优先”列为前提,以“空间均衡”作为关键,台州以水利引领发展的步伐渐行渐稳。

  牢固树立“系统治理”核心理念,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协同作用

  治水,是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的同治,也是水生态系统的构建。在此过程中,台州以“系统治理”为核心,坚持大系统谋划、全水系整治、全市域治理,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协同作用,“两手发力”打造全国大系统循环治水的新典范,全力推进“水上台州”建设。

  台州以“一规”统全局。近年来,市政府坚持顶层设计,规划引领,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修编《台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采用“1+5”形式,即1个综合大规划和南片水资源配置、水量水质调控、分质供水等5个特色专题,强化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全盘考虑生产、生活、生态等分类用水环节,建立健全水资源规划体系。

  台州以“一江”带全线。椒江是浙江省第三大水系,占台州市境内面积的2/3还多,涉及5个县(市、区)。实施“一江五县”全域治水,统筹了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关系,兼顾防洪、供水、灌溉和景观等功能,全面开展椒江流域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

  5年投入300多亿元!2016年开始,台州启动实施水利“五大百亿工程”,项目总投资达850亿元,其中列入浙江省“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项目数和投资额居全省第一。

  每一个水利工程,都是惠及台州人民的平安工程、民生工程。台州临海市依托灵江扩排挡潮等工程,全力打造“十里灵江、十里画廊”,着力构筑“山海水城”新典范;天台县依托始丰溪全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加快建设“和合秀美”的山水城市……目前,朱溪水库等16个“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正全力提速;“一江两岸”海塘提标加固等七大“海塘安澜”工程全面开工建设。

  在做好“系统治理”、提挡加速抓项目的同时,台州高度注重“两手发力”,把水资源作为公共产品,让政府和市场协同发挥最大作用。

  台州作为全国唯一的民间投资创新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一方面,将水利资产通过注入水务集团、水投公司等方式,做大做强融资平台,进一步增强融资能力,变水利资源为资产、资产变资本;另一方面,以建设“水上台州”为目标,把水利建设的纯公益性投入与水域利用、岸线开发、水利风景旅游、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收益结合起来,制定相关政策,设立水城产业基金,形成“以水养水、以项目养项目、滚动开发可持续”的水利建设模式,走出了一条破解水利建设融资难的新路子。近3年来,台州已成功推介水利民间投资项目12个,总投资230亿元,占“十三五”水利计划总投资的50%以上,被列为浙江省水利投融资机制创新唯一试点市。

  勇立潮头,补齐短板,水利奋进正当时。台州立足实际,着眼长远,通过建立全市上下“一盘棋”的协同治水机制,建设了一批战略性治水工程,水利支撑与保障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品质之水”为新时代“美丽台州”增色、为“现代化湾区城市”铸魂

  在经济总量上,“十三五”比“十二五”翻了一番;四度上榜、三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被表彰为全国重点区域大气、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城市;永安溪被评为全国首届“最美家乡河”,始丰溪被誉为长江经济带“最美河流”,永宁江等被评为省级“美丽河湖”……近年来,台州将十六字治水思路落实落细,抓出了成效。

  台州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通过打好水系连通、剿劣提升、综合整治等治水“组合拳”,做到“应清必清”,还水体以生命。全市县控以上劣Ⅴ类断面实现全部销号,建制镇以上城镇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跨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连续3年考核优秀。

  台州河岸景观效益突显。在治水过程中,突出“河岸即是景观”理念,实现治水效益最大化。2017年,仙居县永安溪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后,获评全国首届“最美家乡河”称号,沿溪绿道串联起沿线神仙居景区等23处自然人文景观,是目前唯一获得住建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绿道。一批水利项目的开发建设,有效带动了商贸核心区、产业集聚区、旅游生态区发展,如,路桥飞龙湖带动了超过5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和170亿元商业投资,临海灵湖周边房价较开发前翻了10番。

  台州城市发展品位提升。坚持赋城市以水韵,有力提升中心城市品质,特别是通过挖湖拓河,近5年台州新增水域面积14.9平方公里,城区多了一片片湖光水色、多了一条条滨河绿廊,水城效应充分彰显,也为台州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及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作出了积极贡献。

  台州产业转型成效彰显。结合治水成效,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和产业融合。一方面,全市域开展“六小行业”截污大会战、“雷霆斩污”行动,督促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位列生态环境部通报的全国执行环保法四个配套办法较好的十大城市之首;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商务旅游、科技、信息等第三产业,201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512亿元,占GDP比重近一半。

  水兴则城兴,水美则城美。“十四五”是“两个一百年”交汇期的重要时期,水利将引领台州经济社会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阶段。

  台州以水美城,让城市环境形象围绕水利景观建设。“十四五”期间,将在提升城市环境形象工程中,优先考虑水利景观打造,全力推进水利风景化、景观化建设。在台州市区形成“五湖四环、一廊多带”都市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并以此为基础,穿点成线提升沿途景观,打造“水运呈环、连通山海,乘舟穿城、游玩山水”的市区全域风景区。

  台州以水育城,让城市文化体系围绕水利主题打造。“十四五”期间,围绕和合文化、山水文化、围垦文化、海防文化、商埠文化等五大特色水城文化建设,理顺现代文明城市脉络,分区域构建“一江两岸”、“永宁江时代”、中国山水画城市、现代化海湾城市和现代版“清明上河图”等一系列水利文化主题浓郁的城市发展框架。

  台州以水活城,让城市新兴产业围绕水利效益培育。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过程中,“十四五”期间将优质的山水资源、生态湖体作为最重要资本植入。一方面,在水清、岸绿、城美的治水成果上,发展健康疗养、休闲度假等高端业态;另一方面,以水利发展效益为媒介,大力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区域各类行业。

  品质之水,不仅为新时代“美丽台州”增色,更为“现代化湾区城市”铸魂。“水利引领发展,是台州在谋求现代化强国先行者角色中,所做的一项重要探索和尝试。”李起福神情坚定地说。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0年11月10日

李顺卿 张隽 李欠林 奚巧芝
责任编辑:尼冰琳
相关新闻
 
浙江台州:创新建设模式 打造“美丽山塘”
风雨中的“安全线” 生活里的“幸福源”——浙江建德市推进全域“幸福河”建设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门前小溪能贷款
乌溪江村民不再“望水兴叹”
保护河湖 收获幸福——浙江衢州市创建美丽河湖改善水生态环境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