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兴隆水利枢纽 引江济汉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行⑽】圆梦荆楚 南北共赢
 
分享到:
2019-12-18

  □本报湖北采访组

  56孔泄洪闸,象征56个民族,犹如一条巨龙横卧江面,这便是“江汉平原第一坝”——兴隆水利枢纽工程。站在大坝上远眺,下游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湖北最大人工运河——引江济汉工程。雄壮的闸坝、宽阔的人工河道、滔滔的江水连同两岸的原生态水杉林、古民居,形成了江汉平原著名的旅游风景区。

  兴隆水利枢纽和引江济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以解决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保护为历史重任。兴隆水利枢纽可抬高枯水期汉江水位,改善两岸灌区的引水条件和汉江通航条件,兼顾旅游和发电,而引江济汉工程则通过引长江水,满足了兴隆以下的生态环境、灌溉、供水及航运需水要求。

  如今,伴随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5周年,兴隆水利枢纽和引江济汉工程运行5年来,发挥了巨大的防汛、灌溉、生态效益,在确保一库清水北送的同时,也给荆楚百姓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实惠,成为南北共赢的鲜活例证。

  荆州市河道管理局退休职工龚师傅,自幼生活在这里,回忆起几年前的情景,他感慨地说:“城内的一些河道变成了高楼大厦,很多河道出现了断流,成了一潭‘死水’,生活污水、工业用水的排放加剧了水质的恶化,黑绿色的河水,散发着腥臭气味。”

  2014年8月8日,引江济汉工程应急通水,一条全长67.23公里的人造天河承载着荆州人民的美好愿景,奔涌而过。(上接第一版)

  “2014年9月26日,工程正式通水后,除向汉江补水外,还分别向荆州城区与长湖补水。自通水至今,累计补水195.75亿立方米,其中向汉江补水154.27亿立方米,每年均超额完成调水任务,年均调水量超设计20%,有效补充汉江中下游河段因南水北调中线调水而减少的水量。”引江济汉工程管理局局长王旗介绍。

  2018年和2019年春节期间,在长江水位低于汉江的情况下,引江济汉工程更是及时启动泵站应急调水,分别抽水4.58亿和1.13亿立方米,有效应对了汉江中下游可能出现的“水华”,确保了汉江中下游生态安全。

  原来断流的东荆河现在活水奔涌,一遇干旱就干涸见底的长湖如今碧水充盈,汉江下游河道内“水华”大大减少。运行5年来,引江济汉工程实现了向北方调水与向汉江补水基本平衡,让荆州古城护城河“死水”变“活水”,生机勃发。

  如今,紧邻引江济汉工程干渠荆州段,区域之间通过生态廊道相互渗透连接,形成生态基底;工程干渠沙洋段与地方政府共建生态公益林,打造绿色生态发展通道;依托引江济汉工程渠顶道路打造的湖北沙洋江汉运河国际马拉松,已经成为一张闪亮名片……

  随着江汉运河生态旅游带的规划实施,一条绿色生态旅游经济带也在江汉平原呼之欲出。

  水少能调,水多能防。2016年7月,面对汛期内长湖水位居高不下的状况,引江济汉工程两次为长湖撇洪1.1亿立方米,相当于降低长湖最高洪水位0.4米,发挥了巨大的防洪作用,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据荆州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时如果不是引江济汉工程,长湖一些地方肯定会决堤。长湖周边都是村庄和养殖鱼池,一旦决堤,损失惨重。

  江汉平原是重要粮食产区,水对粮食生产至关重要。

  “以前是泵站提水灌溉,有了兴隆闸,上游水位有所抬升,现在变成自流灌溉,灌溉面积也增加了100多万亩。”兴隆水利枢纽管理局局长王祖卿说,“而下游有了兴隆闸的调节和引进的长江水接济,水量源源不断,更为丰沛。” 

  今年7月,江汉平原旱魔持续逞凶,潜江兴隆一闸、二闸以75立方米每秒的最大引水流量引汉江水流入兴隆河,保障了兴隆河水量充足,兴隆灌区内九成以上农田基本实现自灌。

  如今的潜江市,从潜北到潜南,从潜西到潜东,大渠小渠,渠水奔流;大塘小塘,个个盈满。因为有了水源保障,潜江市发展稻虾共作面积70多万亩,形成了小龙虾良种繁育、生态养殖、出口贸易、饮食旅游、冷链物流、电子商务、深精加工、节会文化集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年创产值330多亿元。

  “过闸时间缩短8小时,成本也减少一半。”实实在在的便利,让货船主徐惠平对兴隆船闸赞不绝口。兴隆水利枢纽的建成,还改善了汉江航道76公里,将500吨级航道提高至1000吨级,货运量呈迅猛发展态势,航运效益显著。截至2019年11月底,船闸累计过船5.63万余艘,累计载货量2500万吨,提前超过设计水平。此外,沙洋县还依托兴隆库区航运,建设了一个新码头——沙洋新港,配套建设了港口工业园,正致力打造鄂中物流第一平台。

  引江济汉工程则连通了长江和汉江航运,缩短往返荆州和武汉的航程约200公里,缩短荆州与襄阳的航程近700公里,让长江和汉江的船舶无需绕道武汉,打通了一条航运便捷通道。除此之外,应沿线地方党委、政府及广大群众呼吁,引江济汉工程将渠道一侧道路升级为二级混凝土道路,让荆州、荆门、潜江三地的居民出行多了一条通道选择,更加方便快捷,也缩短了三地间的陆路交通距离,让百姓切切实实享受到了工程带来的实惠。

  “南水北调是国家工程,湖北省委、省政府对南水北调工程高度重视,讲政治,顾大局,把服从服务南水北调、加强生态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做出巨大贡献,但同时国家对湖北也给予了极大关怀与支持。兴隆和引江济汉工程的建设和运行,保证了河流的生态流量,发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为湖北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这正是党和国家以人民福祉为重,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积极性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的最好体现。”湖北省水利厅副厅长丁凡璋说。

  (本报湖北采访组成员:邓淑珍 马晓媛 杨文杰 熊渤 胡顺华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9年12月18日

邓淑珍 马晓媛 杨文杰 熊渤 胡顺华
责任编辑:罗景月
相关新闻
 
【南水北调工程行⑿】为了一江清水北送
聚人民之力 树移民丰碑——访水利部副部长蒋旭光
【南水北调工程行⑾】清水北送的十堰担当
【南水北调工程⑾】清水北送的十堰担当
【南水北调工程⑽】圆梦荆楚 南北共赢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