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周潮洪: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让百姓更多受益
 

  □本报记者 轩玮

  2016年11月,一场潘家口水库区依法取缔网箱养鱼行动的开启,牵动了天津市水务局总工程师周潮洪的心,她专程跑到潘家口水库区开展调研。

  渔民们为了保护绿水青山非常配合整体行动计划,如今很多渔民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搞起了农家乐,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2017年上半年,河北与天津签订《关于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的协议》,每年获得中央财政奖励资金3亿元,其中天津、河北配套资金各1亿元,补偿清理行动中受到影响的渔民。“很感谢河北人民,他们为水环境治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周潮洪颇有感触,“建立合理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京津冀水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潘家口水库是引滦入津工程的源头,建成以来平均每年为天津、唐山两地供水10亿立方米,有效保障了两地工农业和城市生活用水需求。

  雄安新区千年大计、京津冀一体化、天津滨海新区建设……在周潮洪看来,这里是国家战略最集中的区域,但这里也是水资源最短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水污染最严重的地区。

  据周潮洪介绍,目前跨界断面水质考核机制尚未建立,生态补偿缺乏依据。因此她认为,首先要做好京津冀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的顶层设计,对跨区域主要河流制订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明确生态水量及水质目标,合理制定河流纳污总量控制及水质达标方案。“如果水量水质合格,下游要补偿上游的保护;如果不合格,上游要补偿下游,因为下游还要治污。”

  虽然北京、天津每年都有资金用于上游水环境补偿以及修建污水处理厂、水环境治理等项目,但并没有太多直接惠及上游地区的百姓,生态补偿体系还不完善。周潮洪认为:“除了资金,补偿应该是全方位的,比如北京、天津在产业、教育、劳务等方面资源丰富,如果能从这些方面对上游开展一些帮扶,百姓会更受惠。”

  除了补偿帮扶机制,周潮洪还建议完善沟通合作机制,如对京津冀水污染防治、饮用水水源保护等问题,探索建立跨界河流省级河长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三地涉水问题,加强技术交流、人员互访活动,探索水环境监测数据、污染源头排查、治理计划措施等方面的信息共享机制。建议完善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水污染事件分级预警和应急联动机制,相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跨省联动执法,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跨界河流污染问题。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8年3月16日

轩玮
责任编辑:段玲玲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